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窒息的识别和处理

时间 :2023-12-24 作者 :李灿 来源:河北省武安市中医院 急诊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窒息指因人体的正常呼吸过程受阻或发生异常,而发生的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可引起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结构损伤。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皮肤黏膜发绀、心跳加快但力度比正常微弱。患者可因严重窒息、缺氧而发生意识障碍,出现昏迷。

窒息治疗的原则是紧急实行对症治疗和病因抢救,并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提高患者体内含氧水平。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

一、一般处理:

1、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努力缓解气道的梗阻,改善和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

对于有哮喘史,哮喘发作的患者,应立即吸入备用气雾剂。如果无效,及时拨打120急救。

2、因血块及分泌物等阻塞咽喉部的伤员,家属应迅速用手掏出或用塑料管吸出阻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侧卧或俯卧位,继续清除分泌物,以解除窒息。

二、急救处理:

1、若为异物卡住导致窒息,患者无法咳嗽,也不能说话,意识清醒,家属应马上开始实施急救。

2、针对成人:用双臂从身后将气道异物患者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抱拳,顶住其上腹部,左手按压在右拳上(不要按到胸骨最下端位置)用力向上向后、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连续进行5~6次,如果异物仍然没有吐出,可以重复以上动作。

3、针对1岁以下幼儿:让儿童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住胸部,用力拍儿童背部5次,使儿童咳出异物。如果拍背不成功,将婴儿翻过来,用两个手指按压胸部正中5下。重复拍背和按胸,直到异物排出。

三、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

由于病情变化的迅速,许多病员无法坚持到医院急救,特别强调现场的及时判断和处理。如发现伤员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等呼吸困难或窒息症状时,则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努力缓解气道的梗阻,改善和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予以吸氧、生命体征监护、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必要时应及早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气道通畅,同时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或给予洛贝林、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改善呼吸功能、改善机体缺氧、纠正呼吸衰竭。

四、阻塞性窒息的抢救:

对阻塞性窒息的伤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因血块及分泌物等阻塞咽喉部的伤员

需迅速用手掏出或用塑料管吸出阻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侧卧或俯卧位,继续清除分泌物,以解除窒息。

2、因舌后坠而引起室息的伤员

医生会在舌尖后约2cm处用粗线或别针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牵拉出口外,并将牵拉线固定于绷带或衣服上。同时会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便于分泌物外流。

3、上颌骨骨折段下垂移位的伤员

在迅速清除口内分泌物或异物后可就地取材采用筷子、小木棒、压舌板等,横放在两侧前磨牙部位,将上颌骨向上提,并将两端固定于头部绷带上。通过这样简单的固定,即可解除窒息,并可达到部分止血的目的。

4、咽部肿胀压迫呼吸道的伤员

可以由口腔或鼻腔插入任何形式的通气导管,以解除窒息。如情况紧急,又无适当通气导管,医生可能会用15号以上粗针头由环甲筋膜刺入气管内。如仍通气不足,可能会同时插入2~3根,随后作气管造口术。如遇窒息濒死,可能会紧急切开环甲筋膜进行抢救,待伤情缓解后,再改作常规气管造口术。

五、吸入性窒息的抢救:

对吸入性窒息的伤员,需立即俯卧拍背、压腹、体位引流等,必要时行紧急气管插管,通过气管导管,迅速吸出血性分泌物及其他异物,恢复呼吸道通畅。这类伤员在解除窒息后,需要严密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

窒息的预防

1、进入高浓度有害气体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作业前,应进行有效通风换气,并佩戴口罩等防护面具。

2、生活中注意微小物品的保管,避免小儿误吞入喉引起窒息,同时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误吸的玩具和食物。

3、选择合适的食物,进食速度宜慢,进食过程中避免谈笑、责骂、哭泣等情绪波动。

4、呼吸不畅时应及时通风换气并可脱离当前环境,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5、孕妇在怀孕期间要定期做产检,分娩前6小时不要使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以避免新生儿窒息。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