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时间 :2023-12-23 作者 :张立荣 来源: 迁西县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一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值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故称为支原体。支原体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大多不致病,对人致病的支原体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等。

   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

   二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但是感染肺炎支原体不一定会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只有侵入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现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末秋初,1-15岁人群发病率高。研究显示,自2023年3月份开始,丹麦、瑞典、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已经监测到MP感染病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有学者预测2023年欧洲将出现支原体感染高峰。肺炎支原体流行之间间隔为3-7年---我国今秋爆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不意外。

   三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特征---肺炎支原体具有传染性但是支原体肺炎并不是传染病。

   1传染源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2传播方式

   (1)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

   (2)接触传播,患者短暂接触很少染病,长时间在一起才能染病如学校,监狱,军队,家庭,养老机构等。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

   四、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咽喉痛、流涕、耳痛、乏力、头痛、气促、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着预示病情重。咳嗽通常较为剧烈,有时候可能会类似百日咳的咳嗽,一些患儿可能会出现喘息,尤其是婴幼儿。

   五、诊断    

   实验室检验MP-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5天出现,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结合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诊断MMP。

   六、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遵医嘱用药。主要是抗MP治疗(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MPP的首选治疗,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2)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是治疗MPP的替代药物,对耐药MPP有确切疗效,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需评估利弊并征得家属同意  (3)奎诺酮类抗菌药物18岁以下儿童属于超说明书用药,需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

   七、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筒。

   2建议在人员密集场所,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佩戴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

   3注意室内通风,每次时间大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至少两次。室内物品如床单被罩等经常清洗,在太阳下晾晒或者消毒处理。

   4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膳食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

   5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员聚集场所要做好通风,空气消毒工作,及早发现患病者,及早采取隔离措施,积极治疗,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