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后疼痛与饥饿性疼痛,同时多伴随恶心、呕吐等病症表现,让众多患者苦不堪言。今天本文就为各位介绍下得了胃炎应如何护理,希望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帮助。
一、急性胃炎如何护理?
冬季是急性胃炎患者多发群体,主要是因为错误饮食所导致的。得了急性胃炎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的防寒保暖,多穿衣物注意胃部保暖,并尽量卧床休息,以免随意走动促进胃酸分泌。此外,得了急性胃炎后需要患者规律性饮食,切勿暴饮暴食或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胃造成刺激,日常饮食应选择少渣、温凉的半流食,若患者伴随胃部少量出血,可以适当摄入牛奶与米汤等患者胃酸的食品,促进胃黏膜修复。若患者病症表现较为强烈,出现急性大出血或者频繁呕吐,需要禁食。第三,用药护理。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在了解相关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时再用药。一般来说,胃酸抑制类药物多在饭前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一般在饭后用药。开具药物之前,患者需要将自身出现过敏反应的药物类型告知医生。用药后也需要观察自身药物反应。止泻药物应用时,需要观察分辨的颜色、性状、次数与数量,等到腹泻问题有所改善后需要立即停止用药。急性胃炎患者使用阿托品类药物用以解痉止痛时,多伴随口干等不良反应,患者需要注意。另外,青光眼与前列腺肥大患者禁止应用此类药物。患者需要加强对病症产生原因的正确认知,提升治疗和配合积极性。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休息更利于病情恢复。
二、慢性胃炎如何护理?
1.日常护理
慢性胃炎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不洁环境、免疫能力差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胃黏膜类炎症,多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黏膜浸润为主要表现,并存在少量的中性粒细胞与嗜酸粒细胞。根据慢性胃炎的病症原因进行划分,多见浅表性慢性胃炎、萎缩性慢性胃炎与特殊类型胃炎。根据慢性胃炎的病变解剖位置进行划分,可分为慢性胃窦炎与慢性胃体炎。慢性胃炎患者急性发作阶段会产生剧烈疼痛,因此需要卧床休息,并且利用深呼吸与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焦虑、疼痛问题。病症得到缓解后,鼓励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适当锻炼,进而保证自身机体抗病能力。此外,需要注意胃部保暖,可以通过热水袋热敷的方法缓解胃痉挛、减轻腹部疼痛。
2.用药护理
在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药物效果与不良反应的观察。一般来说,慢性胃炎患者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枸橼酸铋钾,该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可发挥作用,一般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但是用药后患者牙齿与舌头部位会变黑,因此推荐吸管吸入。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发生便秘与粪便变黑的问题,停药后该问题可得到自行改善。阿莫西林也是缓解慢性胃炎患者疼痛的有效药物,但是只能在无青霉素过敏史患者中应用。
3.饮食护理
慢性胃炎患者需要保证饮食的均衡与营养。患者日常护理中需要注重营养饮食对胃部健康的保障,患者需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进食过程中应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与高维生素等消化起来较为容易的食物进食,避免摄入过咸或者过甜等可能对胃部造成刺激的食物。
4.健康教育
患者也需要提升对该疾病产生原因的了解和学习,只有正确认识疾病产生原因,才能够保持良好心态进行治疗。患者日常生活要保持规律,合理调整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日常饮食需要注意卫生和营养,尽可能的规律饮食,避免过冷、过热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对胃部造成的刺激。此外,有饮酒史的患者需要自觉戒酒,以免乙醇摄入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饮食卫生。用药时患者需要避免用会造成胃黏膜刺激的药物,如遇必须用药情况,需要遵医嘱适当使用制酸剂与胃黏膜保护剂,为患者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宣传与介绍,面对异常反应时需要及时复诊,并定期进行门诊复查。
综上所述,无论是急性胃炎还是慢性胃炎,患者都需要从饮食、用药、认知角度提升重视并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