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老年人都患有高血脂,高血脂的危害极大,极易引发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血管硬化等疾病以及造成全身多个脏器的功能障碍。由此可见高血脂的危害,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老年人必须要对高血脂进行控制。除了药物控制平常在生活中也要加强控制。所以,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高血脂。
第一,调整饮食。首先,在日常饮食中要控制总热量摄入,老年人每日所需的热量摄入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导致肥胖和血脂升高。其次,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转化为甘油三酯,导致血脂升高。因此,老年人应该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减少米饭、面包、糖果等食物的摄入。最后,控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是导致血脂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需要避免或减少食用高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肥肉等。老年人应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所以老年人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要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降低血脂水平。所以,老年人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鸡胸肉、豆类等。而且,老年人要保持规律饮食。老年人需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要尽量杜绝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这对于高血脂的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增加运动量。首先,应增加有氧运动的频率和强度。通过有氧运动,能够帮助老年人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和热量,从而降低血脂水平。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以及运动喜好不同,可以选择那些较为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跳舞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其次,加强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帮助增加肌肉量和肌肉力量,从而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消耗更多的脂肪和热量。常见的肌肉力量训练方式为:举重、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对此,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每周只需要进行2-3次即可,每次最好在20-30分钟之间。最后,运动时间及强度要保持合理性。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一般来说,早晨和傍晚是运动比较好的时间,但要注意避免在饱餐后2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来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第三,戒烟戒酒。大部分老年人都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抽烟喝酒是导致老年人血脂增高的重要原因。吸烟会影响血脂代谢,增加血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这会导致老年人血液中的脂肪物质增多,不仅会造成高血脂,同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此同时,吸烟还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壁变得不平整,这极易使老年人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加剧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仅如此,吸烟还会使血液变得更加黏稠,致使血流速下降,这会对脂质代谢的正常进行受到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血脂异常的情况。酒中含有酒精,酒精能够使脂肪中的脂肪酶被激活,进而使得脂肪酸进入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脂肪酸的含量增加,进而诱发高血脂。而酒精在肝脏中的氧化需要辅酶的支持,致使脂肪酸氧化不足,进而相差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一种成分,其升高可能导致高血脂。酒精还会使得血液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被抑制,进而诱发高血脂。极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脂蛋白,负责清除血液中的脂肪酸。当其被抑制时,血液中的脂肪酸水平会上升,导致高血脂。长期喝酒会导致肝脏负担增加,而且酒中含有乙醇会使血脂代谢受到影响,导致甘油三酯的生成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多,致使血脂升高。由上述可知,烟酒会使得老年人出现高血脂,所以老年人要想控制高血脂,就需要戒烟戒酒。
总而言之,高血脂对老年人的危害巨大,所以老年人及其家人要提升对高血脂问题的重视度,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控制,以此来使老年人更好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