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早筛早治,睛彩未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时间 :2024-02-18 作者 :阙秋萍 来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拥有健康的宝宝是初为人父母最幸福的期待。但是有些宝宝却提早降临了,她们是早产宝宝。如果您的宝宝是早产儿或者低出生体重儿,您会被医生告知需要给宝宝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您可能会心存疑惑,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有没有必要?什么时候带宝宝进行这项筛查?

1.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多见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出生儿的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是一种致盲性眼病,也是国际公认的需要做筛查的新生儿眼底疾病,对婴儿视力危害极大,轻者表现为血管异常,重者有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出生孕周和体重越小,发生率越高。

2.早产儿为什么一定要做眼底筛查

    早产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落最终失明。这种病变发生在眼底,外观上看不出来,所以家长也容易疏忽。不少早产儿父母觉得宝宝的眼睛看起来没有异常,认为没有必要筛查。而且认为筛查也只是单纯的视力检查。其实,眼底筛查不仅仅是检查宝宝是否看得见,更是检查眼睛里面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导致后期失明。

数据显示,约 10% 的早产儿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并且这些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早期发现,就能够获得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时候如果经过激光治疗或者注药治疗,治疗成功率可达 90%。一旦错过,病变可在 1-2 周内发展到晚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极差,部分患儿失明,甚至眼球萎缩。

由于治疗的窗口期通常只有短短两周,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对高危患儿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保存有用的视力,避免失明。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对象和起始时间

    3.1筛查对象:①我国规定的筛查标准为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②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病情危重有吸氧史或医生认为有高危因素,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

宝宝如有下面任意一种情况的,请务必敲响警钟!!!

①32周前出生;②出生时体重低于4斤;③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

    3.2筛查起始时间:首次筛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患儿病情危重且存在长期高浓度吸氧,初次检查时间还应适当提前。

4.如何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给宝宝扩瞳,点3-5次扩瞳眼药水。(这个时间段内不要给宝宝喂奶或者水,防止检查时哭闹引起呛咳);

滴表面麻醉剂眼药水;

这时就可以开始检查了,使用小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进行眼底筛查。可以准确观察并记录宝宝们视网膜的每一个细节;

等待5-10分钟即可拿到检查结果。

5.眼底筛查注意什么

①宝宝在做检查前1小时尽量不要喂奶,防止检查中宝宝溢奶后造成误吸或窒息。

②因宝宝使用散瞳药,当天会有畏光等症状,应注意避光,但在4-6小时后瞳孔会恢复正常。

③做检查时,宝宝会哭闹,因检查时使用开睑器打开宝宝双眼,引起宝宝不适,做完检查后眼睑会有轻度压痕,眼睑红肿,但半小时左右会恢复。

④检查过程中,个别宝宝因哭闹厉害,会出现结膜下少许出血情况,一般会在1周左右自行吸收,家长也无需担心。

 

6.眼底筛查什么时候终止

    对已发生较严重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未达到治疗标准的,眼底复查需1周1次甚至1周2次,对非严重病变,一般2-3周复查一次。直到周边视网膜完全血管化,矫正胎龄达到45周,或已发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退化,则可终止筛查。

 

7.生活中,如何及早发现宝宝的眼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隐蔽,一般较难发现。那如何发现宝宝眼部问题呢?

家长应随时注意宝宝生长发育期间的视力变化。一般新生儿眼睛一出生就有感光功能,2 个月时可以协调地注视物体,眼球可随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 90°;

3 个月时出现手眼协调,会用手去抓跌落的物体,并开始认识母亲和熟悉的物品;6 个月时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1岁时可以注视 3 米远的物体,能区别物体形状,开始喜爱看图画。当发现宝宝视力发育,与正常标准不符合时,就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只能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定期带宝宝到眼底筛查门诊检查,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减少视力损害。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