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健康问题常常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而在这些健康问题中,胃肠道的疾病尤为常见,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是因为消化道疾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忽视它们,因为一旦症状出现,意味着疾病可能已经发展到了更严重的阶段。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在疾病还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及时发现问题呢?胃肠镜检查或许能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一、早期无症状?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能觉得自己很健康,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事实上,有些疾病在早期阶段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明显的不适,甚至完全没有症状。比如,胃癌和结肠癌就是这样的疾病,它们在早期时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剧烈的疼痛或者持续不良的消化感觉。这就意味着,虽然我们感觉很好,但其实疾病可能已经在我们的身体里悄悄发展着。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疾病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时就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呢?这时候,胃肠镜检查就派上了用场。这种检查非常有效,它通过一根细长的管子插入我们的食道、胃和结肠内部进行检查。管子上装有一个小摄像头,医生可以通过它观察到消化道的内部情况。通过这种检查,医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炎症、溃疡、息肉和肿瘤等等。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疾病还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及早发现早期的癌症。所以,即使你觉得自己很健康,也不要忽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二、“揪出”消化道早癌
通过进行胃肠镜检查,医生可以在癌症发展的早期阶段发现消化道的异常情况。这是因为即使是极小的肿瘤,在内窥镜的帮助下也能被及时发现。这种检查的重要性在于,一旦在早期发现了癌症,治疗的成功率将显著提高。此外,早期癌症的治疗方法相对简单,患者的康复时间也会大大缩短。我们知道,癌症一旦发展到晚期,治疗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而且,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通常不如早期。因此,胃肠镜检查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疾病还未扩散之前就将其控制住。
通过胃肠镜检查,医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消化道的各个部位,确保没有任何问题被忽视。这种检查的过程虽然可能稍微不舒服,但是相比起癌症诊治过程,这种不适是微不足道的。况且目前90%的胃肠镜检查均是无痛内镜,即在麻醉状态下完成胃肠镜操作,检查过程没有任何不适。所以,胃肠镜检查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而且还可以在治疗上提供更多选择,使得我们能够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重获健康。“2023健康中国行”更是呼吁早诊早治。
三、对胃肠镜检查普遍存在两个误区
首先,很多人担心做胃肠镜检查存在极高的风险,尤其是担心可能发生穿孔的风险。然而,事实上,胃肠镜检查是相对安全的一种检查方法。穿孔的概率非常低,不必过度担心。国家对医疗机构的规定也十分严格,要求医院对胃肠镜进行高标准的清洗消毒,交叉感染的风险极低。因此,对于做胃肠镜检查,大家无需过于恐慌。
其次,有些人担心在胃肠镜检查中可能会感染其他疾病,即所谓的交叉感染。然而,医疗机构对此采取了严格的措施,确保胃肠镜的清洗消毒达到高标准,因此交叉感染的风险极低。胃肠镜检查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发现肠胃内是否存在消化道息肉。最常见的消化道息肉为结直肠息肉、胃息肉等。结肠息肉位于大肠黏膜表面,有一定的癌变发生率。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80%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的。一般来说,如果判断为肿瘤性息肉,医生会采取内镜下切除的方式。对于较小的息肉,一般在筛查时就会直接切除,而对于较大的息肉,特别是可能伴随出血或穿孔风险较高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住院切除。整体而言,息肉摘除后恢复较快,通常不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及工作。
结束语
总之,胃肠道健康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明显的症状,这就需要我们更加主动地去关注我们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胃肠镜筛查建议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当接受胃肠镜检查。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疾病还没有明显症状时及早发现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