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作为一台持续运转的机器,需要能量的不断摄入才能够维持稳定运行,而消化系统作为将食物转变为能量的重要工具,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也是人体得以发展的前提。胰腺作为人体消化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器官,一旦出现胰腺炎,那么胰液就像火灾蔓延,导致胰腺周围的脏器被烧伤,甚至引发死亡。特别是高血脂和胆囊疾病人群,应当重视胰腺炎的危害性。本篇文章主要是对胰腺炎相关内容进行科普,加深大众对胰腺炎的了解。
一、什么是胰腺炎?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如果出现以上表现,应当警惕胰腺炎的可能,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而慢性胰腺炎可能表现并不明显,部分病人只是觉得肚子不舒服、腹胀,可能还会出现大便稀薄、恶臭、油腻等。
二、胰腺炎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1. 胆结石病人。
2. 酗酒和暴饮暴食人群:此类人群具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体内胰液分泌较为旺盛,胰液流出不通畅。
3. 青壮年人群。
4. 患有胆道疾病人群:最常见的为胆石症、胆道感染等。
5. 手术与创伤人群:如行腹腔手术或是腹部顿挫伤。
6. 高血脂症人群:甘油三酯≥11.3mmol/L,极易发生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5.65mmol/L,急性胰腺炎风险降低。
三、胰腺炎如何治疗?
1. 保守治疗
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胃肠减压、解痉、抑酸/抑酶药、抗感染、电解质补充及营养支持等方法进行保守治疗。胃肠减压是指要求病人禁食禁水(必要时插胃管),以此方式减少病人胰液的分泌,缓解病人胰腺炎不适症状;解痉是指帮助病人解除胃肠道、胆道痉挛,还可使用止痛药帮助病人缓解疼痛,降低病人的能量消耗;抑酸/抑酶药主要是通过应用药物的方式抑制病人胃酸的分泌,减少对病人胰腺的刺激;抗感染是指让病人通过应用抗生素的方式,预防感染并控制感染;电解质补充及营养支持是指帮助病人补充能量,调节病人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胰腺炎病人不能够随意服用药物,也不能够随意进食和饮水,防止病人病情加重。
2.手术治疗
在胰腺炎早期,如果不存在严重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通常不建议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胰腺炎后期,如果出现胰腺囊肿或感染,那么应当考虑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存在局部并发症的病人。但若病人存在重症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或胆管炎,应当早期或急诊行手术解除梗阻。
四、胰腺炎如何预防?
1.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胰腺炎多为不良饮食所引发的,想要预防胰腺炎,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食物干净。如果食物出现发霉、过期等情况的时候,应当禁止食用。在日常饮食中也应当重视饮食的合理搭配,保证营养的均衡性,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应当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这样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吸收食物,对胰腺炎进行预防。
2.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胰腺炎的重要方法,避免长时间熬夜,避免暴饮暴食,都能够降低胰腺炎发生的概率。酒精作为诱发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想要降低胰腺炎发生的几率,还应当戒酒,避免大量酗酒。
3.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胆道疾病作为诱发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对于患有胆道疾病的人群来说,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控制自身的血脂,定期前往医院进行胆道疾病病情状况的检查。如果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情况,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判断是否出现胰腺炎。
4. 对于长期脂肪泻的病人来说,应当注重补充维生素及B12、叶酸,适当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保证体内微量元素的充足,对胰腺炎进行预防。
总而言之,胰腺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帮助人体消化食物,调节血糖。正是因为胰腺在人体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人们更应当重视胰腺炎的预防,确保胰腺处于健康状态。一旦出现疑似胰腺炎的临床表现,那么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避免胰腺炎病情恶化,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上就是对胰腺炎相关知识的介绍,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加强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