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孕妇在确诊妊娠期高血压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我这么年轻,怎么会的高血压呢?”,但因为其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不了解,导致其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会对孕婴的安全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产妇死亡。所以,孕妈妈一定要主动学习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内容进行科普,便于孕妈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学习与了解。
一、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种疾病,是妊娠期独有的常见疾病,其中包含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全身多脏器损害,严重时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一旦没有对妊娠期糖尿病疾病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则会对母体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二、哪些人群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
经相关调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1. 孕妇的年龄较大或较小,通常是指年龄超过40岁或是不到18岁。
2. 具有子痫前期家族史。
3. 超出标准重量,即BMI≥28。
4. 伴有高血压、唐糖尿病以及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
5. 存在双胎或多胎妊娠的情况。
6. 首次怀孕或是与上次妊娠间隔10年以上。
7. 初诊时血压升高,即舒张压≥130mmHg或者收缩压≥90mmHg。
三、患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该怎么办?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重度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的发生,尽量降低母胎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在孕妈妈患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后,主要的治疗原则就是休息、镇静、解痉,并对母胎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和实时监测,在必要的情况下终止妊娠。
1. 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针对的是轻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不仅可以住院治疗,也可以在家进行治疗,一般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吸氧为主,通过间断吸氧的方式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进而对全身脏器以及胎盘供氧进行有效的改善。
2. 降压治疗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降压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较大的波动。
3. 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产下胎儿。如果胎儿还没有到达预产期,医生通常会建议孕妇卧床休息,并借助饮食调整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控制,但如果孕妇在治疗的过程中病情呈恶化趋势,那么则需要结合孕妇的身体状况以及个人意愿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4. 日常护理
在对患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进行日常护理时,需要孕妇家中自备血压计,每日对孕妇的血压进行测量,并在每1周或2周的时候进行一次产检,对孕妇是否存在水肿、头痛等不适的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患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还需要保证睡眠的充足,并适当的进行运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在日常饮食上,也需要以高蛋白、低油脂的食物为主,还需要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的摄入充足,对钙元素的摄入量进行控制,保证每餐摄入量小于600mg/d,每日至少摄入1g钙元素。在妊娠期间不建议严格低盐饮食,但对于全身浮肿的孕妇来说,需要对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总而言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一种危害孕婴健康的常见疾病,想要防止孕婴的健康受到威胁,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并定期检查、及时诊断,在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的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对血压进行控制,并在医生的叮嘱下加强日常生活护理,这样才能够确保孕妇的健康以及胎儿的正常发育。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不断加重,在必要的情况需要终止妊娠,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孕妇的安全,还能够避免畸形儿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