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胃炎到胃癌只需四步,如何做到真正的预防

时间 :2024-04-30 作者 :曾小瑜 来源:贵港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方面变得更加不规律,例如不吃早餐、吃重油重辣的夜宵或是小病隐忍不就医等行为、让我们健康的胃不堪重负,导致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接踵而至,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了很多的伤害。而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的发病率可以高达90%,真正印证了那句俗话“十人九胃病。”可见胃病患病率很高,尤其是近几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根本无暇顾及身体上的不舒服,胃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不少患者由轻度胃炎逐渐发展为胃癌,直接威胁到生命。

说实话,人们都谈“癌”色变,有癌症人心就会惶惶不安,其实胃癌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轻度胃炎转化为胃癌,往往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疾病发展的初期,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发现胃炎、尽早医治,是可以很好的逆转胃癌的发生!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从胃炎到胃癌要经历的几步骤和预防方法。

一、胃炎到胃癌仅需四步

1)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仅仅在胃黏膜浅层发生炎性病变,胃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可见黏膜有充血水肿以及严重细胞浸润,多数患者是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有症状的会有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表现。临床上很多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轻度的浅表性胃炎,问题不是很大,只要经检查没有症状、Hp检测为阴性且胃黏膜无糜烂改变时,或许是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不进行药物治疗,只需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放松身心即可。如果经组织学检查炎性病变的范围在持续扩大,就要积极治疗。

2)慢性萎缩性胃炎

如上面所说慢性浅表性胃炎经组织学检查发现,炎性病变的范围在持续扩大,不积极治疗的话,慢性浅表性胃炎难以恢复正常,继而逐渐发展至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经胃镜或组织学检查可以发现,粘膜皱壁平滑、粘膜层变薄、细胞浸润可涉及粘膜下层,腺体大部分消失等。而大部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是没有症状表现的,而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胃胀、胃痛、胃出血、贫血等症状。因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类病症,我们不可大意,其属于胃癌癌前病变,一定要积极治疗。

3)肠上皮的异常化生

肠上皮的异常化生跟很多原因有关,例如胃黏膜炎症刺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年龄等,导致正常的胃黏膜发生病理性改变,上皮细胞逐渐转变为类似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形态,从而形成肠上皮化生。其跟胃癌关系紧密,属于一种癌前病变,早期肠上皮一般不会有什么特殊症状,积极治疗的话是可以治愈的,若不重视,任其发展则胃黏膜原有的功能会出现较大损伤,引起反酸、腹痛、腹泻、发热、贫血等症状,最后发展至胃癌,威胁生命。因此,对于早期或有轻度的肠化生患者,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防癌变。

4)胃癌

经过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异常化生这三个阶段之后,若不加以治疗的话就会直接进展到最终的胃癌阶段。胃癌属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什么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腹痛、呕血、黑便、虚弱、消瘦等症状表现,这时候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胃黏膜属于胃的保护屏障,会接触到我们所吃下去的各种食物,因此,在饮食方面要尤其注意。平时吃饭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食物选择上少吃烧烤、腌制食品、生冷刺激物等,这些食物不好消化,会刺激到胃黏膜,加重胃肠道的负担。而且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天然β胡萝卜素的食物,其可以加强身体免疫力,更好的抵御外界刺激。

2)调整个人的心理状态

由于现代生活压力比较大,工作比较繁忙,人长期处在高度紧绷的状态,会影响大脑皮层功能的正常运行,同时胃是情绪器官,心情压力大,情绪不好,也会刺激到胃肠道,从而分泌过多的胃酸和蛋白酶,对胃黏膜产生损伤。因此,人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为自己的生活减负,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多出去旅旅游。周末和好朋友出去爬爬山、散散步、聊聊天等,让自己尽可能心情愉悦。

3)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很重要的,其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早期发现身体的癌症,尽早医治,是可以扭转病情的发展态势。例如,胃癌其实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发生并非一蹴而就,其要经过漫长的4个阶段,通过体检,就能够在早期予以发现和治疗,不至于迁延至癌症阶段。因此,定期体检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胃炎到胃癌的四个漫长的阶段,明白很多疾病都有一个早期阶段,由于症状不明显,导致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因此,不论是患者还是正常人,都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调整好心理状态、每年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等,更好的预防疾病。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