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肾移植术后为何会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该如何应对

时间 :2024-03-04 作者 :毛连娜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由于肾移植术后需要联合使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很多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出现胃肠道并发症,主要包括腹泻、腹胀、腹痛等,其中以腹泻的发生率最高。肠道菌群失调还与肠道感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腹泻相关因素有哪些?

1、免疫抑制剂相关性腹泻:据报道,应用MMF较硫唑嘌呤的腹泻发生率高,他克莫司与环孢素相比,导致腹泻的发病率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2、感染相关性腹泻:肾移植患者由于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发生细菌、真菌、病毒感染。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据报道,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其机率大小取决于抗生素抗菌谱、肠腔内抗菌浓度、使用剂量途径。其中较易发生AAD的抗生素以三代头孢菌素多见。

针对腹泻相关因素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1、腹泻的评估:要仔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大便次数、量、性状、颜色、气味等,及时正确地留取大便标本送检。了解免疫抑制剂使用的类型,剂量和血药浓度。准确记录出入量,了解是否有脱水症状和电解质紊乱。观察移植肾区的变化,并监测尿量、尿比重,了解移植肾功能情况,及时发现有无排斥反应。

2、腹泻的治疗和护理:①对原因未明或轻微的腹泻,用思密达等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对急性较严重的腹泻,可服用易蒙停以减少肠道分泌,并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慢性腹泻给予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失调。②对于免疫抑制剂副作用所致的重症腹泻,如果明确对患者有益,且在不明显增大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危险的情况下,可选择减量或暂时停用相关的免疫抑制剂。

3、饮食指导:根据病情给予暂禁食或进流食,对病情严重者要及时静脉营养。嘱患者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应避免进食刺激性强、高渗性的食物及过冷过热容易产气的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

4、基础护理:①消毒隔离:由于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抵抗力低,易发生交叉感染。对于腹泻患者应实行床旁隔离,污物及时清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严格执行

消毒隔离制度。②肛周皮肤护理:严重的腹泻可导致肛周皮肤红肿、糜烂,极易发生压疮。护理中做到每次腹泻后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清洗的用物应选择柔软的毛巾或纸巾,清洗过程中动作轻柔,清洗干净后在肛周皮肤周围涂红霉素软膏或爽身粉,还可根据情况使用皮肤保护膜或红外线烤灯照烤,每天2次,每次20min。

肠道菌群失调致腹泻该怎么办?

1、去除病因,对症治疗:肾移植术后病人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大部分都出现腹泻,严重者出现内源性感染,应首先考虑是否免疫抑制剂或抗生素的影响,对病人肠菌群追踪分析,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在去除病因,腹泻治愈后,菌群随之恢复正常。

2、保护肾功能:排斥反应是威胁移植肾功能最主要的因素。病人出现腹泻时,免疫抑制剂要从静脉输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

3、增补肠道菌群:新生儿粪便内肠道菌群活跃,对治疗肠菌群失调效果好。我科对1例严重肠菌群失调者采用此法,肠菌群很快恢复正常。方法是取新生儿稀便20~50ml,稀释至100ml,在病人睡前缓慢灌肠。在灌肠前,先给病人排便灌肠并适当禁食、水,以便新生儿稀便能充分的、较长时间在患者肠内停留,嘱患者尽量推延大便时间。另外出现内源性感染,使用生态制剂丽珠肠乐,肠道双歧杆菌数量迅速增加,菌群失调得以纠正

4、腹泻并发症的护理:脱水是腹泻病人常见的全身性反应。肾移植病人每日腹泻2~20次,护士要特别注意观察脱水程度,及时调整液体,以维持人体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要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若发现毒血症状,伴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异常,应考虑麻痹性肠梗阻、肠穿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5、其它:腹泻频繁者应先禁食,从静脉给予足够热量和维生素,减少胃肠蠕动,腹泻次数少者,根据肾功能按需供给,加强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防止肛周皮肤破溃,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