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衰弱老年人与身体运动

时间 :2023-11-30 作者 :庞津 来源: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目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阶段,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研究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中约有10%,75~84岁老年人约15%,85岁以上老年人约25%,住院老年人约30%患有衰弱;衰弱老年人在应激状态下可导致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功能下降、跌倒、行动不便、失能、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等;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消耗和家庭社会负担的加重。因此,防治衰弱是当今的重要任务。 

衰弱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虽然目前尚无公认的测量“金标准”,但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早期识别和评估能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衰弱。其中国际营养和老龄化协会开发出的FRAIL量表是一个便捷、有效的衰弱筛查工具;该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包括:①疲乏:过去四周内大部分时间或所有时间感到疲乏;②阻力增加或耐力减退:不使用辅助工具及他人帮助情况下,中途不休息爬完一层楼梯有困难;③自由活动下降:不使用辅助工具及他人帮助情况下,走完100米有困难;④疾病情况:医生告知存在五种以上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恶性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哮喘、关节炎、慢性肺病、肾脏疾病、心绞痛等;⑤体重下降≥5%:一年或更短时间内体重下降≥5%。以上条目回答“是”计1分,“否”计0分,总分范围0~5分,0分为非衰弱,1~2分为衰弱前期,3~5分为衰弱。

衰弱是一个早期可逆的过程,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延缓老年人走向衰弱和失能状态;其实施抗阻、力量及平衡训练联合的多组份运动计划被认为是目前预防和治疗衰弱的首选方案。现介绍衰弱老年人运动方案如下:

1.传统运动:项目有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通过锻炼老年人的姿势、呼吸、意念,循序渐进地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营和心理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有氧运动通过持续有节律性的活动增强肌肉耐力、改善心功能。运动方式:慢跑、快步走、健身操、跳舞等。运动时间:衰弱老年人每次30--45min,衰弱前期45-60min。运动频率:每周3--5次最佳,每周不少于150min。运动强度采用运动最高心率(HRmax)或自我感觉疲劳量表(RPE)评分判断。(HRmax)=170(老年人]-年龄,HRmax35%-54%为低等强度;55%-69%为中等强度;70%-80%为高等强度。RPE评分:主观运动感觉安静、不费力6分,极其轻松7-8分,很轻松9分,轻松10-11分,有点吃力12-14分,吃力15分,非常吃力16-18分;以RPE得分12~17分为宜。

3.抗阻运动:有举哑铃、登山、弹力绳等;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20~30min;运动频率:每周3次最佳,两次间隔≥48小时;运动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运动均可改善衰弱状态。1RM为1次等张运动的最大负荷量(即本人只能举起一次的重量),30~50%为低等强度;51~60%为中等强度;61~80%为高等强度。

4.平衡训练:每次训练1组或2 组,每组包含4~10 种不同的训练方式,强调静态和动态训练相结合,每周训练 7 d。静态训练有①单脚站立,②闭眼站立,③踮起足跟,④足尖对足跟站立;动态训练有①屈膝运动:充分利用扶手,以正面对向扶手,手、双脚和双肩不动,弯曲膝盖;②倒退行走:看着前面,站在扶手的一侧,走10步,转身,向后走10步。③行走转身:使用日常步幅和速度,首先顺时针取一个小圆圈,返回起点,然后逆时针取一个小圆圈,并重置到起点。

5.抗阻运动:以老人低阻力弹力带为主,第1~6周为熟悉期,使用黄色弹力带,拉伸1倍长度阻力为1.4kg、2倍长度阻力为2.0kg;第7~12周为适应期,使用粉色弹力带,拉伸1倍长度阻力为1.7kg、2倍长度阻力为2.5kg;第13~24周为巩固期,使用绿色弹力带,拉伸1倍长度阻力为2.1kg、2倍长度阻力为3kg。

6.注意:运动前及运动结束后均需进行放松5min;运动锻炼要遵循个性化、分期和逐步增加的原则;同时根据他们的适应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发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

   良好社会支持是预防老年人衰弱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呼吁全社会重视衰弱的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以减少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