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三大常规检查到底在查什么

时间 :2024-03-13 作者 :王立新 来源: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当我们到医院中的门诊看病的时候,医生不仅需要对我们的身体进行基本的检查,同时还会开具各种化验单,通常为三大常规检查,目的在于详细了解我们的病情。三大常规检查主要指的是:血常规化验、尿常规化验与大便常规化验,三大常规检查主要是由专业的检验科医生来开展的,所得到的结果能够为各种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那么,三大常规检查到底在查什么?以下就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血常规化验

血常规化验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这项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等多个指标,每一个指标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计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氧气输送能力,如果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会导致贫血,使得身体各部位的氧气供应不足;而红细胞计数偏高,则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环境,如高原地区,或者是患有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白细胞是我们身体的免疫防线,负责抵抗外来病原体。白细胞计数的高低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白细胞计数偏高,通常是身体正在抵抗感染或炎症;而白细胞计数偏低,则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被抑制,如接受化疗或者患有艾滋病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有贫血的情况,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可能会导致身体各部位的氧气供应不足;而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则可能会增加血栓的风险。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可以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血小板计数偏低,则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鼻衄、皮下瘀斑等。

二、尿常规化验

尿常规化验指:针对尿液的性状、沉淀物中有形的成分进行化验与分析的方法。这种检查的优点是:无创,样本采集便捷。一般需要采集晨起的第一次尿液样本。若具备条件的话,可使用千分之一的新洁尔灭溶液,或者其它的没有刺激的消毒液对外阴部与尿路口进行消毒处理,采集中间段的尿液。而女性则须避开月经期,防止月经分泌物混入尿样中,导致化验结果失准。近年来,尿常规化验中主要运用的是尿10联或11联试纸干化学法。而目测法与仪器检测均属于过筛化验的一种,具备了简单、快捷、省时的特点,可满足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但这些方法仍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的理化检验与显微镜检查。通过全面、系统的筛查,可以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检验的项目涉及:尿PRO、pH、KET(酮体)、GLU、URO(尿胆原)、BIL(胆红素)及NIT(亚硝酸盐)等。仪器检验则还需开展:红细胞(ERY或RBC)OB(潜血)、WBC(白细胞)、LEU(白细胞酯酶)与SG(化学法比重)等检测。若尿常规化验中的某一项存在问题,则医师必须重视,患者需要接受更全面的检查,患者需到肾脏或泌尿科就诊,重点排查生理性异常或病理性异常,如果是生理性异常则可放心,若为病理性异常,那么就需要尽早接受诊断与治疗。

三、粪便常规化验

粪便常规化验可了解消化系统内是否存在寄生虫、病毒与细菌感染,可协助医生尽早发现肝病与胃肠疾病等。粪便常规化验也是消化系统肿瘤的重要诊断项目。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潜血试验、细菌敏感试验与虫卵检查等。目前,各个医疗机构在检验转铁蛋白的过程中,均会涉及单克隆抗体检测,如果出血量达到血红蛋白浓度的0.2μg/mL时,粪便隐血会显示:阳性,即便出血量偏小也可检验出来。不同于传统的化学检验的方式。由于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在早期时并没有显著的症状,仅会有少量出血的情况,这也是肠癌早期仅有的一个信号。所以,在常规的体检时应当接受粪便隐血筛查,结果为阳性的话,应当进一步接受结肠镜检查,这样才能判断是否患有肠癌等疾病。

总之,三大常规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情,能够初步筛选与确定疾病的范围,从而为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通过三大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疑点,查找到相关的疾病,并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提供早期数据。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