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在冬季有效预防脑梗呢?

时间 :2024-04-01 作者 :黄富晓 来源: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梗死在各大医院中都是常见疾病,尤其是冬天,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脑梗也不例外,但并非是“百分百”的了解冬季患病是怎么发生的,那要怎么治疗和预防!

1. 啥是脑梗死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生原因是由于脑部局部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引发脑组织的坏死和软化;这一过程会对患者的脑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

    让我们深入了解脑梗死的病因,脑梗死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内壁损伤,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血管,使脑部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当脑部组织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时,就会发生坏死和软化,形成脑梗死。

2. 如何在冬季有效预防脑梗呢

2.1 保暖是冬季防病首要之路

    当人遭遇寒冷刺激时,肾上腺会分泌更多的激素,促使血液循环加快以抵御寒冷,此生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他们保持体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增多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过高的血压有可能引发脑出血等严重疾病。此外,加速的血流还有可能使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进一步增加人们患上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寒冷刺激对人们身体的影响外,冷空气本身也会对血管产生直接的影响,冷空气会使血管骤缩,管腔变细,如果管腔内有大量脂类沉积和硬化斑块,那么血液流通就会受到阻碍,进一步增加了人们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夜里起夜时,人们往往因为衣着单薄而离开温暖的被窝,此时寒冷刺激会更加明显;因此,老年人在冬天里除了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外,起夜时更应注意保暖,通常可以选择穿一些保暖性能好的睡衣或者披上一件厚实的外套来应对起夜时的寒冷刺激。

2.2 冬季不要“贪吃”

    在饮食方面,人们应该多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葱、蒜、红枣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驱寒保暖,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3 冬季如何科学饮水

    增加饮水量,在冬季,由于空气湿度较低,加上室内供暖,空气中的水分更是稀少,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人们过度控制饮水,特别是在睡前,很容易使血液中的水分不足,进一步增加血液黏滞度,从而增加卒中的风险。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在晚上8点前,不应过分限制饮水。

当然,我们理解有些老年人为了减少夜间起床次数,提高睡眠质量,会选择在晚饭后控制饮水。但这样的做法,长期来看,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对于那些确实夜尿多,或次日晨起时面部出现水肿的人们,可以尝试减慢起床动作,并在晨起后先喝一杯温开水,这样既可以补充体内水分,又能帮助缓解水肿。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睡前饮水并不包括饮茶或咖啡等含有利尿成分的饮品。因为这些饮品具有促进排尿的作用,反而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增加血液黏滞度。相比之下,温开水是最适合老年人晚上饮用的饮品。

2.4 勤活动,心情愉快

    随着冬季的到来,凛冽的寒风席卷大地,人们可能会选择室内活动,减少外出锻炼。然而,冬季的健康管理对于人们来说尤为重要,此时因为寒冷,人们往往食欲大增,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如果此时运动量不足,热能消耗就会减少,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增加肥胖的风险。此外,冬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往往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因此,除了适当的运动,人们还应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如书画、园艺、阅读等,以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还能促进他们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增强社交能力。

人们在冬季进行户外活动时,也需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大汗淋漓,以周身发热却尚未出汗为宜;活动时更应讲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此外,每日锻炼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此时气温会有所上升,避免因冷空气刺激使血管骤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总之,在冬季,对脑梗死的预防一定要根据“季节性特征”展开,以此提升预防成效,使得人们身体得以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