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急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时间 :2024-04-15 作者 :黄凤仙 来源: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其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或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本文将介绍急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的一种病理状态。它可能发生在肺部、呼吸中枢或呼吸肌肉等方面,造成氧气供应不足或二氧化碳潴留。

急性呼吸衰竭通常分为两种类型:

1. 急性低氧血症:指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正常范围。这可能由于肺部疾病、胸廓畸形、肺血管栓塞等原因造成肺泡-毛细血管交换功能障碍,导致氧气无法充分进入血液。

2. 急性高碳酸血症:指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这可能由于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肉无力、气道阻塞等原因导致呼吸功能受损,造成二氧化碳不能有效排除。

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气促、窒息感、咳嗽、胸闷等。严重的呼吸衰竭可能导致患者意识模糊、心律失常、低血压甚至休克。

常见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肺部感染(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栓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炎)、外伤等。

二、如何急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1. 评估患者状况

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楚,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丧失、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症状。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是否异常。

2. 保障患者通畅呼吸道

采取头后仰、下颌推前等方法,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以避免阻塞呼吸道。

3. 辅助呼吸

如患者无自主呼吸能力,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用面罩或呼吸囊等设备,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供给。对于有排痰困难的患者,可进行抽吸操作,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 提供氧气支持

将氧气导管连接到氧气供应源,并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将氧气输送给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以维持合适的血氧饱和度。

5.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变化、咳嗽情况等症状。

6. 及时就医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疾病,必须尽快就医。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在等待救护车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急救措施,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7.防止二次损伤

在急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轻柔地操作,避免过度揉捏胸部和压迫腹部。避免患者的氧气供应中断,确保氧气通畅,并及时调整氧气流量。

三、如何预防急性呼吸衰竭

1. 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感染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患病者接触、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2. 控制呼吸系统疾病

如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这些疾病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控制。

3. 停止吸烟

吸烟是导致肺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戒烟可以减少患肺疾病和急性呼吸衰竭的风险。

4. 防止并发症

定期转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卧床造成肺部积液或肺不张等并发症。进行被动活动或物理治疗来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

5. 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和呼吸肌肉力量。但是,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运动。

6.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对呼吸系统健康有很大影响。应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室内污染物,避免烟雾和化学气体等。

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正确的急救步骤至关重要。评估患者状况、保障通畅呼吸道、实施辅助呼吸、提供氧气支持和监测生命体征是关键步骤。在急救过程中,及时就医和防止二次损伤同样重要。通过正确的急救措施,我们可以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并挽救生命。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