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LD)是指一组异质性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发生在学龄早期,因注意、记忆、知觉、推理、感觉运动协调等基本心理过程存在障碍,从而在听、说、读、写、推理以及计算能力的获得和应用方面出现的明显困难;这类障碍为个体所固有,推测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起因,并可伴随终生。
一、学习障碍跟哪些因素有关?
1.遗传
在遗传方面,许多学习障碍儿童的父亲或母亲年幼时也有过学习问题或其他行为问题,遗传特征性往往更容易罹及语言功能,如发现染色体与音韵识别功能关联,与语句认知关联。
2.脑损伤
各种轻微脑损伤可导致学习障碍,患儿大脑可能存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异常。这些损害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类型学习障碍表现不同的认知障碍模式,说明其病因具有多样性。
3.环境因素
儿童学习动机和兴趣一般由父母及教师培养形成,学习兴趣则更多受教师的教学影响。易感素质儿童入托或入学较易出现焦虑、注意困难和适应困难,从而导致初期的学习困难和经常失败。这些情况可使儿童产生挫败感,同时易引致父母教师的负性情绪。不被接纳和称赞的儿童容易表现压抑、自尊低下、易成为受欺负的对象,继发情绪问题。另外,环境铅水平过高可致儿童血铅增高,导致注意困难、易激惹、睡眠困难、记忆力下降以及学习困难。
二、学习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1.早期表现
早期表现为好动、好哭闹、睡眠紊乱。因此,建立母子感情联系困难,养育困难。幼儿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问题,说话偏迟、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等。
2.学校表现
主要在一般认知和特殊学习技能方面表现困难。
(1)语言理解困难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不良,可能存在构音困难和韵律理解困难。常表现“听而不闻”,易被视为不懂礼貌。在智力测验上多表现操作智商高于言语智商
(2)语言表达障碍说话较迟,言语理解尚可而语言表达困难。
(3)阅读障碍不喜欢阅读和书写,阅读时可表现遗漏、跳跃或加字,易出现“语塞”或阅读太急,阅读和书写时视觉倒翻(镜像),不能逐字阅读,计算时位数混乱和颠倒等;默读不专心;组词读出时不能提取相应的词汇,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下降,小学三年级后尤显著。
(4)视空间障碍视觉空间认知困难多见于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特点是触觉辨别困难,精细动作协调困难,顺序和方位辨认困难,计算和书写障碍。有明显的镜像符号表现,如将“p”视为“q”,“b”视为“d”等。易出现空间方位判断不良,判断远近、大小、方向、轻重以及图形等困难等。
(5)书写困难和手眼协调困难不灵活,系鞋带笨拙,精细动作差等;做作业时扭动不停,遗漏偏旁部首,同音异义字辨别书写困难。因此,讨厌和逃避书写。
(6)情绪和行为多伴有多动、注意集中困难表现。学习动机不良,恶作剧招惹别人,故导致社会适应困难和人际关系不良。
三、学习障碍的儿童家长应注意哪些方面和哪些训练内容?
1.多做前庭训练
可以做大象鼻旋转的动作,提高专注力,注意周围不要有硬的物品,以免孩子转晕、磕碰到。
2.视觉空间感训练
有些孩子写字容易出格,跳行漏字,写反字等现象,说明孩子的视觉空间感发展不足,可以通过舒尔特表进行每天训练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3.本体觉训练
有些孩子肌肉张力比较低,本体觉差,无法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需要不断活动自己的身体,影响注意力和学习效率,家长可以让孩子多踢毽子、打羽毛球等这种小球类的运动,多玩盲人摸象的游戏进行训练。
4.阅读和理解训练
在讲述故事当中帮助孩子分析情节并通过动作演绎来加深理解,外出的时候可以找到各种文字,了解文字和这个情景之间的关系,口语表达强的孩子可以训练从字到句子的朗读,加深大脑对文字转换的理解能力。
学习障碍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使孩子形成厌学的心理和习得性无助,孩子因此也可能得不到老师的理解,更无法获得良好的友谊而自卑挫折,有些孩子可能会害怕进入学校,最后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以及对家长开展心理咨询与养育指导是防治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