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快来打开你的中医痹症专属秘方

时间 :2024-04-30 作者 :邓远秀 来源:桂林市阳朔县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痹证是以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红肿或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中的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强制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膝关节炎等腰腿痛疾病,都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现代中医治疗痹症,注重辨证、针对性治疗,不仅效果更好,而且不易复发。

1、痹症的发病机制与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痹症属于归属“历节病”范畴,发病原因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临床中患者会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反复发作等症状。

痹症的分型通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热痹。每一种痹症都有其对应的治疗方法,为此中医治疗过程中,需依据患者实际症状辩证治疗,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进而通过中药调理彻底治愈痹症。

2、痹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2.1 风痹

对于风痹患者,要注重益气养血、祛风通络。如果人体中风痹较盛,由于风邪善走窜,身体会有多个关节出现疼痛情况,且游走不定。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在治疗风痹时,会防风汤进行治疗。防风汤主要包括防风、独活、秦艽、当归、赤芍药、赤茯苓、黄芩、桂心、杏仁、炙甘草。

2.2 寒痹

若患者痛感比较剧烈,遇到寒冷空气更为严重,同时伴有肢体发凉,则通常为寒痹。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寒邪侵入身体后,经络会凝阻,进而出现疼痛症状。同时寒为阴邪,因此寒痹患者通常会出现腰腿发凉的情况。对于寒痹治疗,以温经散寒、通络除湿为主。临床中常使用麻黄汤或九分散进行治疗。麻黄汤主要包括麻黄、桂枝、赤芍、当归、地龙、木瓜、甘草、红枣、制川乌、灵仙等中药成本。而九分散主要包括马钱子、土鳖虫、僵蚕、全蝎、苍术等组方。如今已经通过方剂的加减优化,制作成中成药,即腰痛宁,服用比较方便,而且效果良好,在临床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2.3 湿痹

湿为阴邪,在人体中会逐渐变为热邪,阻滞经络,使气血运行受到阻碍。对于湿邪比较重的患者,会出现关节重着麻木、酸楚肿胀的症状。也有患者会出现关节红肿灼热、小便黄赤、口干渴等症状。在湿痹治疗中,以清热利湿、凉血通络为主,临床中通常使用四妙散加味进行治疗。四味散包含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生地、桑枝、秦芄、蚕沙、忍冬藤等中药成分。

2.4 热痹

热痹者可表现为关节灼热、红肿,并且疼痛比较明显,可以涉及多个关节,肢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疼痛明显不可触摸,摸上去常伴有皮温增高或发热的感觉,还可以有发烧、出汗、烦躁、口渴的表现,舌为红色且舌苔黄。

对于热痹者中医一般采用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使用防己、杏仁、滑石、栀子、薏米仁、蚕沙、赤小豆等药物加减进行治疗。热痹是中医痹证中的一种类型,有时患者表现既有热痹症状,也会有风邪所导致行痹,或者寒邪所导致痛痹的症状,这些症状夹杂在一起,是十分复杂。是否属于热痹或合并有其他原因导致的痹症,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作出准确判断后再进行相应治疗。

2.5 饮食注意

痹症需辨证治疗,在饮食上也需要多加注意。风痹患者可多摄入豆豉、蚕蛹、荆芥粥等,禁食生冷、肥甘厚腻食品;寒痹患者可羊肉、猪肉、花椒等,禁食生冷;湿痹患者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食薏仁、赤小豆、茯苓粥等。在用药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季节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以及免疫力。

总之,痹症会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引发诸多症状,为此必须要提高对痹症的重视程度,积极运用中医辩证方法治疗,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