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工作中,总有些慢性肺病患者感觉一活动就气短或喘气,就想呆着、躺着,不想动,愿意整天宅在家里,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其实你可能需要进行呼吸康复,呼吸康复,又称肺康复,是对症状和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的慢性肺疾病采用多学科的个体化综合干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综合多学科内容,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制定个性化、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和方案,其目的在于改正患者的错误呼吸模式、减轻呼吸困难、咳痰困难等呼吸疾病相关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大程度回归生活、家庭和社会,使其疾病趋于平稳。但正因为如此,我们身上的肌肉会因为长期缺乏运动废用,使其力量和耐力都减退,大脑也会处于一个节能的状态,使用更少的能量来维持身体机能。这会导致往后再进行更小强度的运动锻炼或者日常生活活动以后就会出现气喘的问题,当出现此类问题时,又采取相同的措施去规避运动气喘的问题,再度减少运动量,身体肌肉力量也会随之进一步减少、身体机能进一步下降。比如:在生病前每天都走2km以及会买菜、烧饭做家务,生病以后一直休息,刚开始还可以在小区里绕3圈,但是发现到后面连走出家门都吃力,到后来连去上个厕所都会觉得喘,最后可能在床上翻身都觉得费劲。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结果只会越来越差。而肺康复会在合理且病人耐受的情况下很好地去规避这一系列的问题,专业的评估量表和科学化的测试方式来量化患者的情况,综合性的制定康复与运动方式,可以帮助患者一步一步维持或者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使患有呼吸疾病的患者能够最大程度的回归生活、家庭和社会。
那怎样做才能做好肺康复呢?
一、胸部体疗
1.体位引流:也称为支气管引流,使患病的肺部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原理,使肺和支气管内分泌物顺体位引流至支气管而被咳出。
2.气道清洁
清洁气道时可采用有效咳嗽的方法帮助排痰,注意应避免用力咳嗽。有效咳嗽做法为正常呼吸2-3次,接着用腹式呼吸进行深吸气,屏气3秒,然后发出HUFF声音来进行咳嗽,咳嗽时收缩腹肌或者用手按压腹部以协助咳嗽。
传统手法排痰:
(1)叩击:手呈杯状,腕部用力,在患者呼气时进行双手交替有节奏快速叩拍。体位引流的同时可使用叩击以增加效果,也可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期间使用。
(2)震颤:震颤是将双手置于患者胸壁,在患者呼气时缓和压迫并急速震动胸壁。震动由治疗师上肢肌肉(肩至手)等长收缩完成,即快速叩拍动作。
(3)摇动:摇动是一种较剧烈的方法,在患者呼气时,治疗师的手以大幅度的动作摇动胸廓,频率2Hz。
二、全身运动锻炼
全身运动锻炼包括以上肢为主的运动,以及下肢为主的运动。全身锻炼可增加机体活动量和心肺功能负荷,增加活动耐力。
全身呼吸操:
能改善病人呼吸困难程度与肺功能水平,缓解病情,提高机体耐力,提升生活质量。
全身性的有氧运动:
可以重建并维持个体功能,包括步行、踏车、游泳、爬山、太极拳、气功等。
三、呼吸锻炼
慢阻肺患者呼吸浅速,若有膈肌疲劳可出现胸腹矛盾呼吸, 这些呼吸模式异常可降低通气率。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气功锻炼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呼吸模式,提高呼吸效率。
1.腹式呼吸
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尽可能减少肋间肌和辅助呼吸肌的活动。慢阻肺患者膈肌下移、收缩效率减低以及气道阻力增加和胸肺有效顺应性减低往往动员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过程。即使在安静情况下,呼吸常常以上胸廓活动为主,呼吸浅速。这种以胸式呼吸为主的表浅呼吸使泡通气比例降低,又易引起呼吸肌疲劳,并增加耗氧量。通过腹式呼吸锻炼,使膈肌和腹肌协调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升高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腹肌松弛,增加吸气量。尽量使肋间肌、辅助呼吸肌保持松弛休息状态,减少氧消耗。
2.缩唇呼气
提高呼气时气道外口内压,使等压点向下游段较大气道转移,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在慢阻患者,由于气道阻力增加,呼气时胸内压上升,小气道内压力低于胸内压,使管腔受挤压而狭窄陷闭,引起泡气滞留和呼气量减少。缩唇呼气增加呼气阻力,减少呼吸道内压力递减梯度,使等压点移向中央气道,使小气道保持较大的腔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促进肺泡换气,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四、呼吸肌锻炼
1.呼吸肌肌力锻炼
通过锻炼增加吸气肌和呼气肌的力量。呼吸肌同身体其他部位肌肉一样,肌力锻炼可以引起肌丝和肌纤维数量增多,供应肌纤维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肌肉蛋白质合成增加而分解减少,结果肌纤维增粗,使肌肉收缩力量增强。
2.呼吸肌耐力锻炼
增加呼吸肌耐力,提高呼吸肌抗疲劳能力。肌力锻炼主要影响快收缩糖酵解纤维,而耐力锻炼则影响慢收缩氧化纤维。耐力锻炼引起肌肉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氧化酶增加,并增强肌肉的血液循环和氧化代谢,并使快收缩糖酵解纤维转变为慢收缩氧化纤维。
五、其他
1.气功 气功如松静内养功要求调身、调心和调息。调身要求全身放松。调心要求摒弃杂念,摆脱焦虑、抑郁的情绪。调息要求腹式呼吸,深长细匀。气功对肺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2.音乐疗法 舒缓的音乐可以通过对大脑边缘系统的影响, 起到调节心境,稳定情绪,放松全身的作用。音乐与其他松弛疗法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
3.松弛疗法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通过肌肉关节的运动或通过暗示,使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
4.营养支持
(1) 能量要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保证充足饮水量,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 食欲较差进食不足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营养强化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
5.心理支持
科学认知慢性呼吸疾病,正视负面情绪影响,管理不良情绪状态
在呼吸康复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尤为重要。持续良好的依从性是患者在呼吸康复项目结束后依旧保持获益的关键。将呼吸康复的理念带回家,坚持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坚持呼吸康复,享受舒畅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