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是乳腺肿块,跟其他的恶性肿瘤相比发病率非常高,但是病情的发展比较缓慢,自然生存时间比较长,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疗,还需要配合良好的乳腺癌护理。
1. 乳腺癌的初期症状及风险因素
1.1初期症状
①局部不适:绝经后的女性,有时可能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还可出现一侧肩背部的发沉、酸胀不适,甚至可能扩散到上臂。②乳房肿块:乳房内可能可以触摸到蚕豆大小的肿块,肿块通常较硬,但是它们可以在触摸时有一定的活动性,并不伴随明显疼痛,但少数病例可能出现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感觉。③乳腺外形改变:肿块处可能会导致皮肤隆起,局部皮肤可能呈现橘皮状,皮肤变化可能包括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④乳头异常:乳头可能会出现回缩现象,乳房皮肤可能轻度凹陷,有时被称为“酒窝征”。同时,还可能出现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皮肤增厚、变粗,毛孔增大,形成所谓的“橘皮征”。⑤乳头溢液:乳头可能会有溢液,呈血性或浆液血性。⑥区域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会观察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是较为常见的征象。如果锁骨上的淋巴结也肿大,通常表示病情较为晚期。
1.2风险因素
①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初潮较早或绝经较晚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②生育史:未生育的妇女比已生育的妇女更容易患乳腺癌。③哺乳因素:如哺乳不当、没有哺乳、哺乳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④家族史: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没有家族史的妇女。⑤婚姻状态:未婚的妇女比已婚的妇女更容易患乳腺癌,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会更高。⑥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不正确的佩戴乳罩方式和偏食煎炸食品和甜食等,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⑦精神因素:长期紧张和焦虑的妇女更容易患乳腺癌,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因素也是导致乳腺癌高发的原因之一。
2. 乳腺癌的生活护理措施
2.1加强心理护理
由于乳腺癌术后影响病人的形体美,因此多数病人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家属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并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外,还应尽可能采用她们最容易接受的实施方式,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后应平卧位,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病人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早期局部用负压吸引或胸带包扎、沙袋加压以助皮片附着,避免皮下积血、积液。
2.3饮食护理
乳腺癌病人身体一般比较虚弱,手术之后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的摄入,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多食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或鱼肉等;忌食油炸类食物,少吃盐渍食品,严禁食用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乳腺癌患者在手术之后,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水果,如西瓜、苹果、梨、草莓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而大枣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不仅含有山楂酸等多种抗癌成分,同时对化疗引起的包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有治疗作用,因此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可经常食用大枣。在治疗之后,患者也不可掉以轻心如卷心菜、芥菜、蘑菇等;干果类食物如芝麻、南瓜子、花生等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纤维素、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
3. 自我乳腺检查正确方法
选择坐位,双手在头上拍掌收缩胸肌,如果出现乳头内陷,乳房皮肤内陷可能是乳腺癌的症状。采取仰卧的方式,乳房下垫上枕头,双手举过头,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去摸乳房,从乳头向外转动,发现有硬块要引起重视。注意观察乳房的形状是否对症,大小是否一致,两侧乳头是否在一个水平线上,再看乳头有没有凹陷,有无水肿或者橘皮样改变等等,这些都是乳腺癌症状。自查乳腺癌的最佳时间是月经结束后第十天左右,这个时候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较小,乳腺相对静止状态,很容易发现病变的。
结语:
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心理调节,要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帮助身体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