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类患者具有漫长的治疗周期,长期被疾病折磨,身心状态并不理想。部分患者治疗期间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会在不良情绪影响下主动拒绝治疗,最终对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造成直接影响。为保证腹部肿瘤的治疗效果,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通过护理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一、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在确诊肿瘤疾病、因肿瘤所致症状体征产生严重不良情绪,会有明显的焦虑、烦躁、恐惧等情绪存在。部分患者在不良情绪影响下,甚至会主动挑刺,对一切医疗服务不满意。故需耐心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面部表情,温柔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主动普及治疗知识与疾病知识,讲解治疗的优越性与安全性,列举比较典型的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让患者以积极向上态度参与临床治疗,应对治疗后产生的一系列不适症状,持续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二、病情掌握
部分腹部肿瘤患者属于老年人,同时合并多种疾病,故治疗风险更大,治疗难度更高,治疗效果难以保证。为进一步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含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详细记录各项生命体征的实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操作。如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会受切口疼痛、焦虑紧张等情绪影响,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持续升高,促使儿茶酚胺释放,最终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若能密切监测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切口与情绪等方面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可减轻疼痛症状以及不良情绪对患者身心状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输液管理
遵从医嘱提供药物进行输液治疗,详细记录患者的液体出入量,尤其是老年人。若老年人发生腹部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需严格控制补液速度,输入速度控制在40-60滴/1分钟,预防心力衰竭、肺水肿。实际输液量则结合患者的术中、术后失血量以及失液情况计算,保证输液有效、准确、安全。输液过程中也需密切监测输液情况,避免输液过多,妥善安排输液顺序,避免心脏及肾脏遭受较大压力。
四、呼吸管理
腹腔肿瘤手术患者多伴有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现象,在患者尚未恢复清醒意识时,需及时将患者头部朝向一侧,预防患者发生窒息、误吸、舌后坠现象。术后需常规留置气道,在患者彻底恢复清醒后,取出气道,提供床边吸引器,及时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一一吸出。部分患者因术后切口疼痛导致无力咳痰,可提供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或药物雾化吸入,充分稀释痰液后让患者咯痰。第三,在患者病情有一定改善后,督促患者进行吹气球、吹蜡烛、呼吸训练,持续改善患者的呼吸能力,进一步强化咳嗽咳痰能力,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呼吸功能。
五、尽早排气
腹部肿瘤手术患者多伴有胃肠功能持续减退以及胃肠道蠕动速度缓慢等问题,使用麻醉药物以及镇痛药物,会进一步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麻痹,让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减缓。故在患者术后意识清醒后,需辅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活动。在病情准许时,让患者在术后24h下床活动,还可按摩患者的足三里穴,持续按摩15分钟左右,一天按摩3次,可促进患者尽早排气。
六、小结
做好腹部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可辅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同时,还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相关并发症,尽早识别疾病恶化,充分发挥护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