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的安全转运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关键。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治疗和抢救场所,也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安全隐患贯穿在每一个环节。通常我们会把目光放在手术室内,而忽视了手术患者转运中的风险。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比如跌倒、感染、设备故障等,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的安全转运交接。
手术患者的安全转运交接分为围手术期患者转运交接及术后患者安全转运交接两部分,因为患者身体状态的不同,转运风险规避的侧重点也不近相同。
对于围手术期患者,术前访视是极为重要的,访视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疾病的进展,生命体征的评估,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等等,能够有助于我们评估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详细的转运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转运时间、路线、人员配置、设备等,以确保转运过程顺利进行。在转运过程中应着重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的改变,谨防患者因情绪紧张、害怕等发生意外情况。
对于术后患者的转运,在制定详细转运计划的同时,应协调各科室协同进行。比如物业监管的手术专用电梯,临床科室病床床位,仪器设备,及人员的准备;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规范,确保患者不会因感染而发生意外;同时,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确保使用的设备完好无损,如氧气瓶、心电监护仪等。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是手术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因素。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医护人员也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有效沟通和协作,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患者的病情和转运情况,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医护人员还应与其他科室保持沟通与协作,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需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医院建立完善的转运制度,明确转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责任人,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得到保障。定期对转运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在转运过程中,患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和指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卫生规范,避免因自身行为不当而发生意外。同时,患者还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身体状况和需求,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的转运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通过系统排查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注重风险管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重视手术患者转运途中的每一个环节,准确的评估患者、重视转运前与接收病区的沟通,及转运途中的呼吸道管理,管道管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坏,加重途中监护,并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转运意识,才能有效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患者转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