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护理

时间 :2025-03-21 作者 :赵丽敏 来源:莘县中心医院血透室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血液透析是用于肾脏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对于多数重症肾病患者而言,血液透析就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症状。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需要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维持生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他们有的一周需要进行2~3次血液透析。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居家护理,以帮助其提升生活质量,那么,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护理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1.加强导管护理

由于频繁进行血液透析,再加上置管时间的延长,使得出现导管感染的现象比较常见。若是导管出口皮肤出现红肿、局部皮温升高、发热、溢出脓性分泌物等,这些状况都表明导管发生了感染。对此,患者一定不可以大意,要及时去医院,让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换药等处理,并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要避免血液当中侵入细菌,从而产生严重的血液扩散性感染,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将导管取出或者进行更换。

2.维护血管通路

·学会判断动静脉内瘘通畅的方法,每天分3次即早上起床、中午和晚上睡觉前,在吻合口处摸震颤以及听血管杂音。如果震颤和杂音消失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就医。

·切勿穿紧身衣、小袖口的衬衫或于置放人工血管的手上戴手表。

·为促使动静脉内瘘尽快成熟,可做一些健瘘操,如挤捏橡皮圈,捏橡皮圈时可用另一手握住术侧上臂以增加血流,加速自体内瘘的成熟。

·切勿用有瘘的手提重物、挂袋子或用此胳膊当枕头,睡觉时应尽量避免压住此侧。

·最好在血液透析前清洗手臂。

·有动静脉内瘘的一侧不能进行输液、抽血、测量血压。

·在穿刺针拔出后,以和缓的压力加压止血,应以瘘口处仍能摸到震颤为宜。及时去除加压止血带,以不出血为原则,越早去除越好。

·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局部皮肤出现肿胀、发红或有分泌物流出,扩散性的瘀血在皮肤表面出现搏动性的硬结物,手部感到冰冷、麻木、酸痛或无力,应告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若瘘管震颤或者搏动消失,应立即就医。

3.用药注意事项

·降压药。血液透析患者平时应经常测量血压,血压过高患者会感到不适,甚至甚至脑出血,过低时则容易使动脉-静脉瘘管内凝血。因此,要正确使用降压药物,最好能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内。

·钙磷代谢药。高磷血症可加重低钙血症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肾性骨病,甚至异位钙化。单纯依靠透析和限制食物中磷的摄入,高磷血症难以得到纠正,大多数患者需要同时使用碳酸钙、醋酸钙等磷结合药。磷结合药需要结合食物中的磷才能减少吸收,因此必须与食物同时吞服,若在进餐2小时以后服用,则被结合的磷减少,而更多的磷会被胃肠道吸收,造成高磷血症。

·补铁药。透析患者常会出现慢性失血,所以常会用到“升血针”,如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当血浆铁蛋白低于100微克每升时,说明体内铁缺乏,可口服硫酸铁、富马酸亚铁或多糖铁复合物等。餐前1小时用药最为理想,但空腹服药的胃肠道症状较明显。如胃肠道不能耐受,可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蔗糖铁等。

·降糖药。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也越来越多,此类患者维持血糖的平衡显得非常重要。患者应遵医嘱注射胰岛素,定期检测血糖。对于透析过程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建议透析前停止注射胰岛素一次,并备好糖块或巧克力等,以备透析发生低血糖时食用。

·左卡尼汀。长期透析患者左卡尼汀在体内的合成不能满足自身需要,加之透析中丢失,容易引起左卡尼汀缺乏,尿毒症透析患者应常规补充左卡尼汀,从而改善贫血情况,减少透析患者肌肉痉挛的发生。

4.饮食注意事项

·限制钠盐的摄入。血透病人须限制盐的摄入,食盐的使用每天一般控制在3g内,以便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须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限制水的摄入。每周三次的透析者每日饮水量控制在前一天排水量+500ml左右,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或每天体重不超过1kg,若期间进食了汤汁、饮料、面条等食物时,则饮水量要酌情减少,如果患者合并心衰及水肿,更要减少每日水的摄入量,根据透析次数和特殊情况严格遵医嘱。

另外,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补充足够热量,均衡营养配比,低钾和低磷饮食。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在生活中做好居家护理,对于病情控制改善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需要确保血管通路,并且做好药物与饮食护理,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于透析治疗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