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心跳骤停急救黄金四分钟的意义

时间 :2025-03-14 作者 :李兴奎 来源: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生命面临死亡的时刻,每一秒都攸关生死。当遭遇心跳骤停这一突发状况时,能否在“黄金4分钟”内迅速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往往是决定患者能够生存与否的关键。然而,面对此类紧急情况,许多人因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而束手无策。

一、认识心跳骤停与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

1.心跳骤停的定义与危害

心脏骤停,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定义为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收缩,致使血液循环中断,进而引发大脑及其他重要器官迅速因缺氧受损的紧急状况。其诱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身体遭遇电击及溺水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在中国,每年约有55万人因心脏骤停而丧生,发生率为40.7/10万,整体复苏成功率仅为4.0%,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更低至1%

2.黄金4分钟的意义

黄金四分钟”是指心脏骤停后最初的四分钟,是实施心肺复苏(CPR)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最佳窗口期,对提升患者存活率至关重要。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将下降10%。在此关键时段内,及时且有效的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能够显著降低脑细胞因缺氧导致的不可逆损害,为患者赢得宝贵的生存机会。

二、心肺复苏术(CPR)的基本步骤与要点

1.判断与呼救

遇到疑似心跳骤停的患者,应快速评估患者是否已经出现意识丧失及呼吸异常(停止或仅叹息样呼吸)。确认患者心脏骤停后,急救人员应立即呼救并指定一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请周围人员协助寻找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2.胸外心脏按压

急救位置与深度:应将患者防止平躺位,将其放在坚硬表面,施救者跪于其一侧,定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为按压点。按压深度需控制在56厘米之间,这样既能确保急救效果又能防止肋骨骨折。

按压频率及力度:按压频率应维持在100120次每分钟,每次按压后须保证胸廓完全回弹,以支持有效血液循环。在AED设备到达或专业救援人员接手前,应持续进行不间断的胸外按压,确保患者血液循环得以持续维持。

3.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异物清理:对患者进行实施人工呼吸前,必须清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及异物,包括可装卸假牙,确保气道畅通无阻。

口对口人工呼吸:施救者应将患者的鼻翼捏住,另一手托起其下颌并使头部后仰,深吸一口气后,对准患者口部吹气,每次吹气持续超过1秒,直至观察到胸廓出现起伏状态为止。若不熟悉人工呼吸的操作方式应仅执行胸外按压,这样也能达到急救效果。

胸外按压与呼吸比值: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每完成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重复该循环。每5轮(约2分钟)需评估一次复苏效果,以确认是否继续或调整急救措施。

4.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当自动体外除颤器送达现场,应即刻依照设备指示操作。该设备能自动分析心律,并在需要时施加电击以恢复正常节律。即使施救者不具备专业医疗知识,亦可凭借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顺利完成操作。迅速而正确地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对于急救至关重要。

三、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与准备

1.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心跳骤停可能在任何人、地点和时间上发生所以,应提升公众急救意识,这是尤为关键的。医学常识普及具体是指通过教育培训,普及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方法,使更多人在紧急情况下具备挽救生命的能力。

2.学习急救技能

建议公众不断学习医学防护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术及AED操作技能。可以在各社区、医院与学校常设急救培训课程,鼓励积极参与,以提升个人应急救护水平。

3.配备AED设备

在机场、火车站、学校、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政府计划配备AED设备并设置醒目标识,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定位和使用。同时,需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4.关注个人健康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跳骤停预防的有效策略。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以及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肥胖等症状)均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从而减少心跳骤停的发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