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报告单上的“屈光不正”,你了解吗?

时间 :2025-03-14 作者 :郑晓 来源:温州市平阳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体检或视力检查中,不少人会在报告单上看到“屈光不正”这个词。对于这个专业术语,很多人感到陌生又困惑,不知道它具体代表什么,对眼睛有什么影响,以及该如何应对。下面,我们就来全面了解一下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的定义与原理

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而屈光系统则相当于相机的镜头。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屈光介质后,会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状态称为正视眼。当眼球的屈光力与眼轴长度不匹配,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时,就会出现屈光不正。此时,看东西会变得模糊不清,影响视觉质量。

屈光不正的常见类型

1.近视

近视是最为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而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在近视状态下,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角膜、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使得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而非视网膜上。如今,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和人们用眼习惯的改变,近视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2.远视

与近视相反,远视患者看近处物体模糊,看远处物体可能相对清晰一些。远视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屈光力不足,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但远视并不能简单地从字面理解(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我们的眼睛像相机一样具有调焦功能,通过调焦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调焦需要花费力气,在年轻的时候,肌肉比较有力,我们看远看近都可以看得清楚,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的力气越来越小,早期表现为视物疲劳感,晚期超出肌肉调节力量,从而表现出看不清楚。我们的眼睛婴幼儿时期,眼球尚未发育完全,多为远视状态,但随着生长发育,眼球会逐渐正视化。如果成年后仍存在明显远视,就会影响视力。

3.散光

散光患者看物体时,不仅会模糊,还可能出现重影、变形等情况。这是因为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不规则,各个方向的屈光力不同,导致光线不能聚焦于同一个点上。散光可以与近视或远视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出现。

屈光不正的成因

1.遗传因素

屈光不正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孩子发生屈光不正的概率会相对较高。不过,遗传因素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后天环境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2.环境因素

长期近距离用眼、阅读光线过强或过弱、用眼姿势不正确等,都是导致屈光不正的重要环境因素。例如,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屏幕,会使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近视;在颠簸的车厢里看书,或者躺在床上看书,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促使屈光不正的发生。

3.眼球发育异常

在眼球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眼球发育异常,如眼轴过长或过短,就会引发屈光不正。婴幼儿时期是眼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眼部健康。

屈光不正的症状与危害

1.常见症状

屈光不正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此外,还可能伴随眼睛疲劳、干涩、酸胀,头痛,甚至出现歪头、眯眼等代偿性动作。对于儿童来说,严重的屈光不正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斜视等问题。

2.潜在危害

长期不矫正的屈光不正,会使眼睛一直处于疲劳状态,可能导致屈光度数进一步加深。高度近视患者还可能出现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因此,及时发现和矫正屈光不正至关重要。

屈光不正的矫正方式

1.佩戴眼镜

佩戴框架眼镜是最传统、最常用的矫正方法。它具有安全、方便、经济等优点,适合大多数屈光不正患者。眼镜的度数需要根据验光结果准确配制,并且要定期复查,及时调整度数。

2.佩戴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也就是隐形眼镜,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隐形眼镜直接贴附在角膜上,不影响外观,对于一些对形象要求较高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但佩戴隐形眼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引发感染。

3.屈光手术

对于年满18周岁,屈光度数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屈光手术来矫正屈光不正。常见的手术方式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如LASIKSMILE等)和眼内屈光手术(如ICL植入术)。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