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盆底康复的几个误区,不要踩坑!

时间 :2025-03-14 作者 :杨海艳 来源:日照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盆底功能在女性群体当中常常与生产相关联,但其实除了怀孕分娩以外,年龄的增长、肥胖以及疾病因素都会导致盆底肌功能的损伤,由此引发漏尿、器官脱垂、性交痛等症状,但相关数据显示,超半数以上的女性对于盆底康复的相关知识存在错误认知,甚至部分人群可能由于这些误区错失最佳的康复时机,所以如下将从盆底康复的相关知识误区进行分析讲解。

一、剖宫产不会损伤盆底,不用康复

很多产妇以为阴道自然分娩时导致盆底松弛的原因,但其实真相是怀孕本身就是盆底功能的破坏主因,从怀孕开始,逐渐增大的子宫会持续压迫盆底,同时松弛素等孕期激素还会导致韧带的延展性增加,进一步导致盆底肌张力下降,并且孕期的损伤不可避免,所以剖宫产并不等于安全,剖宫产虽然避免了产道的扩张,但在手术过程中的牵拉以及术后的炎症反应还会继续损伤盆底神经,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漏尿等情况仍然显著存在。

二、不漏尿就是盆底健康

盆底损伤其实是具有隐形性质的疾病问题,没有症状并不代表没有问题,甚至没有症状的损伤反而更加危险,在相关研究当中显示,有许多早期无症状的产妇在持续肌纤维损伤情况下不及早干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漏尿以及子宫脱垂问题会突然爆发。所以在相关健康指南当中均有推荐,产后以及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每年做一次盆底肌的检查,发现异常问题时及早做出干预,避免问题进展或爆发。

三、错过产后半年就无法康复了

对于产后产妇来说,确实产后半年是盆底康复的黄金时间段,但黄金期并不等同于唯一的康复期,在盆底功能康复当中,虽然越早效果越好,但过后开展的康复干预并不是无效的,盆底肌具有终身可塑性,任何年龄开始训练都能有效改善其功能,只有持续的拖延才会付出沉重代价,例如在产后损伤的基础上不正确进行康复训练就再次怀孕,就会导致盆底遭受叠加损伤,加剧胶原蛋白流失,让弹性恢复能力继续下降。

四、先减肥塑形,盆底康复可以等等再说

许多产妇的产后康复阶段内会首先关注自身体型问题,希望快速减肥减脂、瘦身塑形,但其实有些错误的腹肌训练反而可能成为盆底功能的又一道损伤利器,例如卷腹、平板支撑等运动就是进一步给盆底加压,高强度的腹部运动甚至可以让腹压达到150mmHg,只会加重脱垂以及漏尿风险,所以正确的康复顺序是先恢复盆底肌力,至少让其达到III级以后再逐步加入其他核心训练内容,并且在此期间内也需要避免久蹲、提重物等增加腹部压力的行为。

五、凯格尔运动自己练练就行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许多人已经知道凯格尔运动以及它对于盆底功能康复的重要作用,但许多人可能由于错误、盲目的训练适得其反,有些产妇可能误将夹屁股、收腹憋气就当作凯格尔运动,这其实会导致腹部或者臀部肌肉的代偿,反而增加腹压,进一步压迫盆底,同时错误动作还将导致肌肉紧张、加重排尿困难问题。建议产后康复具体开展之前接受专业评估,盆底肌群较为复杂,其中需要区分快慢肌纤维类型,如果肌力不平衡可能导致高张力型盆底、加剧疼痛症状。

六、结束语

  由上可见,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并且重视盆底健康,培养健康意识是基础前提,但要做到正确的健康锻炼,还需要排除各种认知误区,无症状并不是健康,剖宫产也并不是零风险,错过产后半年也不能就此放弃盆底康复,不能为了减肥耽误盆底康复,盆底健康是女性的尊严、幸福基石,不能因为误区耽误重要的康复阶段,必须通过科学评估、规范治疗以及坚持训练才能让其得到正确的康复干预。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