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公共卫生管理:守护生命健康的基石

时间 :2025-03-14 作者 :卢婷婷 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干保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当今社会,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如同坚实的盾牌,守护着大众的生命健康。医院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环节,不仅承担着疾病治疗的重任,还肩负着医药卫生知识普及、养生知识传播以及科普卫生知识的使命。通过这些工作,能够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让大家掌握科学的健康方法,从而更好地预防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医药卫生安全知识:合理用药与药品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用药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确药物的使用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口服药物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它方便、经济且相对安全。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轻度感染等,通过口服药物就能得到有效治疗。

药品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学会正确储存药品,一般来说,药品应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不同类型的药品储存要求可能略有差异,例如,一些生物制品需要冷藏保存,而某些外用药则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同时,我们要关注药品的保质期,过期药品不仅药效降低,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因此过期药品一定要及时处理,切勿服用。

养生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养生是一种长期的健康投资,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养生的基础。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石,我们应遵循膳食均衡的原则,食物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适量摄入奶类、大豆类及其制品。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适量运动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 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 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都是不错的有氧运动方式。

充足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时段。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新陈代谢和心理健康,长期睡眠不足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7- 8小时的睡眠时间,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熬夜和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情绪管理也不容忽视,稳定的情绪对健康至关重要。长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增加患病风险。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兴趣活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科普卫生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应对

传染病的预防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例如,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预防时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肠道传染病如腹泻、痢疾等多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吃熟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同样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预防慢性病要从生活方式入手,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要定期就医,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定期测量血压、血糖,控制体重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能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比如,遇到呼吸、心搏骤停的伤病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发生创伤出血时,要学会正确的止血、包扎方法,避免伤口感染。这些急救知识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学习掌握。

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医药卫生知识普及、养生知识传播以及科普卫生知识工作意义重大。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主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社会环境。医院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开展这些工作,为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公共卫生管理的力量惠及每一个人。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