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包括直肠癌、结肠癌,当大肠癌疾病发生之后,这种疾病发生后会朝向患者多处内脏和组织侵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当今临床上对这种疾病大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在手术后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才能够重启健康人生。那么到底什么是大肠癌?大肠癌术后如何进行科学护理?
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癌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疾病,包括直肠癌、结肠癌两种,其中结肠癌包含升结肠癌、降结肠癌、横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直肠癌包含腺癌、印戒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未分化癌。大肠癌起病隐匿,在我国这种疾病十分常见,这些年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变化,这种疾病的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大肠癌临床症状有哪些?
大肠癌发生后会出现诸多临床症状,具体包含结直肠和直肠癌。结肠癌典型症状为排便习惯与性状改变,早期表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可能变细、变形或带凹槽。中晚期:因肿瘤阻塞肠腔,可能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腹痛加剧及排便停止。腹痛与腹部不适,多为隐痛、胀痛或钝痛,部位不固定。直肠癌典型症状为便血与直肠刺激症状,最常见症状表现为暗红色血液与粪便混合,或附着于大便表面,严重时可呈脓血便。直肠刺激表现为便意频繁,肛门下坠感,排便习惯改变。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时,可出现下腹隐痛或胀痛;侵犯骶神经丛时,引起骶尾部或坐骨神经分布区持续性剧痛。
大肠癌术后护理方法有哪些?
饮食护理
对于大肠癌患者饮食护理尤为重要,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中建议为其提供一些喜欢的食物,在术后1-2天,以清流食为主,如米汤、藕粉、果汁等,避免奶、豆浆等易产气的食物。术后3-4天,处于流食阶段,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流食,如蛋汤、米汤、菜汤等。术后5-6天,处于半流食阶段,可改为少渣半流食,如面条、馄饨、小米红枣粥等。术后1周,软食阶段,可进软食,如馒头、花卷、包子、鱼肉、鸡蛋、虾仁、各种蔬菜等。需注意避免食用油炸、辛辣等食物。可以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含量,需优先想挨揍了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胸肉、牛肉。术后2周,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可增加饮食种类,如增加鸡肉、排骨、豆腐等,但仍应避免油煎、烟熏、腌制食物。增加高纤维食物比如全谷物、水果,但需避免粗纤维比如竹笋、干豆。如果处于化疗期间,若出现恶心、呕吐,可采用少量多餐模式,补充流食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病情监测
需要做好对患者的病情监察工作,如果患者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护理。还需要进行日常皮肤的清洁,积极进行床单的更换。需要观察患者的疾病情况,当出现异常后需要及时处理。还需要观察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环境护理
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在进行疾病休养中室内卫生清洁,告知患者在睡眠前尽量不要活动,还需要确保空气温度和湿度的适宜。
造口护理
在术后对患者造口护理中,需做好对皮肤完整性管理,每日用温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酒精、碘伏等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用柔软纱布轻拍干燥,涂抹皮肤保护膜或防漏膏,形成隔离层。在排泄物管理中,回肠造口排泄物含腐蚀性消化酶,需及时清理渗漏。建议使用凸面底盘造口袋,配合腰带增强密封性。建议每3-5天更换一次,若底盘边缘翘起、发白或渗漏,需立即更换。更换时彻底清除残留黏胶,可选用黏胶祛除剂。
总之,大肠癌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疾病发生后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该种疾病拥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清楚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术后科学护理措施,在科学的护理措施下才能够重启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