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最近总觉得早晨起床后像被湿棉被裹着,更尴尬的是,无论怎么刷牙,那股若有若无的口臭总让他处于尴尬中,午餐后他揉着发胀的胃部想:我这究竟是怎么了?其实小张的困扰并非个例,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可能是已经脾胃失调了,脾胃被尊为“后天之本”,一旦运行失调身体便会发出无声的警报,可惜我们常常忽略这些信号。
在中医的智慧里,脾胃从来不是孤立的器官,而是撑起生命大厦的根基。胃主“受纳腐熟”——初步分解食物,为后续吸收做好准备。脾主“运化”——将食物精华转化为滋养全身的气血精微,同时把代谢后的水液垃圾有序输送出去。脾胃这对搭档运转协调,身体才有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水湿才能正常代谢而不滞留。然而,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地让我们脾胃功能受损,不仅让营养吸收大打折扣,还出现水湿内停、气血亏虚等多种不适。
一、湿气缠身
脾虚失调如同支持我们身体运行的引擎动力不足,无法高效运化代谢身体水液,导致“水湿内停”。湿性重浊、黏腻、趋下,让我们的身体出现挥之不去的“沉重黏腻”感,出现皮肤油腻,身体沉重如灌铅,头脑昏蒙不清醒,四肢酸困懒动,面部或手脚易浮肿,大便黏滞不爽,女性出现白带量多而质地清稀等多种表现。
二、腹胀如鼓
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调,胃气本应下降反而上逆,脾气本应上升反而郁结,如同物流中心交通堵塞,食物与气体壅滞在腹部这个仓库。出现腹部胀满突出,频繁嗳气,还可能伴随肠鸣辘辘和反酸等多种不适,这种腹胀感在进食后尤为明显,少吃或排气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三、口臭难掩
脾胃运化无力,食物在胃中滞留过久,异常发酵产生浊腐之气上逆至口腔。这种口臭根源在内部,非单纯口腔清洁能解决。因此会出现口中异味顽固持久,臭味多表现为酸腐味或食物未消化完全的馊味,在刷牙、漱口仅能短暂掩盖。
四、舌苔厚腻
舌苔是胃气蒸腾上熏的产物,舌体胖大齿痕是脾虚水湿内盛的表现,厚腻苔则是湿、食、痰等胃中浊气上泛的直接证据,舌苔能清晰反映脾胃的壅滞状态。因此舌体胖大,边缘可见齿痕,舌苔明显增厚颜色或白或黄,质地如涂了一层黏腻的奶油,紧密覆盖舌面不易刮除都是脾胃失调重要信号。
五、食欲不振与倦怠乏力
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乏源”,食物是身体的燃料,脾胃是转化能量的工厂,工厂效率低下,既无法处理更多原料,也生产不出充足的能量,身体这台机器自然动力匮乏。导致面对美食也提不起兴趣,稍微吃一点就觉得饱了,整日精神萎靡,气短懒言,稍微活动就疲惫不堪等多种症状。
六、守护脾胃,预防为先
1、饮食有节
饮食要三餐规律,七分饱为佳,进食时细嚼慢咽,食物以温热为主,选择清淡、性味平和、健脾益气的食物,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避免大量饮水冲淡胃液。
2、情志舒畅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肝气犯胃”,长期的压力、焦虑、忧思过度会直接影响脾胃功能。在生活中应学会释放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处于紧张、愤怒、抑郁的情绪中。
3、适度运动
脾主肌肉,适度的运动能健运脾气,促进气血流通和湿气代谢。宜选择温和、中低强度的运动,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耗气,如选择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
4、避寒保暖
注意腹部保暖,固护脾阳,尤其在空调房或季节变换时,避免腹部受凉,少吃冰饮、刺身、大量生冷蔬果等寒凉生冷食物。
5、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子时是胆经当令,丑时是肝经当令,熬夜伤肝胆进而影响脾胃,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物节律,同时也包括消化系统的节律。
腹胀、口臭、湿气重这些看似平常的身体信号,恰是身体脾胃失调的明确信号,当这些信号频繁出现时,别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声。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盈,湿浊不生,百病难侵,细心呵护脾胃,就是守护我们健康长久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