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小儿便秘,中医推拿护理能帮助通便吗?

时间 :2025-03-07 作者 :张珊珊 来源: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孩子小脸憋红、哭闹不安,好几天都不排便,这让家长们忧心不已。面对小儿便秘,除了吃药和调整饮食,中医推拿护理是否真能帮孩子解决 “便” 秘难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揭开答案。

一、中医推拿护理为何能助力通便?

中医认为,小儿便秘大多源于肠胃功能失调。肠胃如同身体里的 “食物加工厂”,负责消化和运送食物,一旦 “运输” 环节出故障,就容易引发便秘。而中医推拿护理,就像给这座 “工厂” 进行精准 “检修”。

人体的穴位和经络就像一套复杂的 “电路系统”,推拿通过按摩特定穴位,能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促进肠胃蠕动。比如,穴位就像一个个 “小开关”,推拿师通过按压这些 “开关”,就能唤醒肠胃的 “动力”,帮助孩子顺利排便。而且中医推拿不用吃药打针,是绿色安全的疗法,特别适合抗拒吃药的低龄儿童。

二、实用有效的小儿便秘推拿手法

清大肠经:大肠经在孩子食指靠近大拇指的一侧,从指尖到指根呈一条直线。家长用拇指指腹,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每次推100 - 300 下。这就像给肠道做 “大扫除”,能清理肠道积滞,促进排便。

摩腹: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先搓热手掌,再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孩子腹部。力度要轻柔,如同抚摸小猫,每次按摩3 - 5 分钟。顺时针摩腹能像给肠道 “加油” 一样,推动食物残渣向下运行,缓解便秘。

推下七节骨:七节骨位于孩子背部正中线,从第四腰椎到尾椎骨端。家长用拇指外侧或食、中二指,从第四腰椎向下直推至尾椎,每次推100 - 300 次。这个手法能打开肠道 “下行通道”,帮助孩子顺利排便。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在膝盖下方约孩子四指宽处,胫骨外侧一横指的位置。家长用拇指按揉此穴1 - 3 分钟,不仅能调节肠胃功能,还能增强孩子免疫力,让肠胃更健康。

三、不同便秘类型的推拿要点

小儿便秘有不同类型,常见的实热型和气虚型,推拿重点也不一样。

实热型便秘的孩子,大便干结难排,还可能伴有口臭、脸红、小便黄等症状。除基础手法外,可加推六腑穴。六腑穴在前臂小指一侧,从肘横纹推向腕横纹,每次推100 - 300 次,能清热泻火。

气虚型便秘的孩子,虽有便意却排便无力,大便不一定干结,常伴有面色苍白、精神不佳。推拿时要重点补脾经,从拇指指根向指尖推为清,反之为补,针对这类情况应采用补脾经手法,每次100 - 300 次,配合揉腹、按揉足三里,增强孩子脾胃之气。

四、中医推拿护理的关键注意事项

营造适宜环境:推拿时选温暖安静的房间,室温保持在25℃ - 28℃,湿度40% - 60%,防止孩子着凉或受惊。做好手部准备:家长需修剪指甲,避免划伤孩子。推拿前搓热双手,若手部干燥,可涂少量婴儿油或爽身粉减少摩擦。把控推拿时间:每次推拿15 - 20 分钟,每天1 - 2 次。避免在孩子过饱或过饿时操作,饭后1小时或饭前半小时较为合适。密切观察反应:推拿中留意孩子状态,若出现哭闹不止、皮肤发红等不适,立即停止。若连续推拿3 - 5 天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五、推拿结合多方法,改善便秘更有效

中医推拿虽对小儿便秘有帮助,但单靠推拿效果有限。家长还需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

饮食上,多给孩子吃菠菜、苹果、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能增加大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督促孩子多喝水。

生活中,培养孩子定时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让孩子坐便盆,即便无便意也坚持几分钟,形成排便反射。鼓励孩子多运动,跑跳玩耍能促进肠胃蠕动。

中医推拿护理是缓解小儿便秘的有效方式,配合饮食调整与良好生活习惯,能帮孩子摆脱便秘困扰。但如果孩子便秘严重或持续时间长,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综合治疗,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