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ICU这些安全注意事项能帮患者更快康复

时间 :2025-03-07 作者 :雷桂玉 来源:肥城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集中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护团队,承担着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任。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ICU充满了未知与担忧。其实除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了解并重视ICU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支持,帮助患者更快的走出困境。

一、ICU内环境与普通病房存在很大差异。病房内各种医疗设备密集,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这些设备虽然是维持患者生命的关键,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患者在意识不清或行动不便时,可能会被设备的管线绊倒、缠绕。因此保持ICU内通道畅通至关重要,医护人员会定期整理各类管线,将其妥善固定在床边或收纳起来,防止意外发生。ICU的温湿度也经过严格控制。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2℃-24℃,湿度保持在50%- 60%。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患者保持舒适,减少皮肤感染风险,如果患者对温度、湿度有特殊需求也会进行个性化调整。

二、患者身体管理

体位管理:正确的体位对ICU患者极为重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医护人员会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一次,使用气垫床、减压敷料等辅助用品,减轻身体受压部位的压力。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保持床头抬高30°-45°,可以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促进痰液引流,改善呼吸功能。

管路护理:ICU患者身上通常会留置多种管路,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等。这些管路是治疗和监测的重要通道,但也容易引发感染等问题。医护人员会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管路进行消毒和更换。气管插管患者的固定胶布如果出现松动,可能导致插管移位,影响呼吸支持,必须及时处理。

皮肤护理:由于患者身体虚弱、长期卧床,皮肤容易受损。医护人员会每日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干爽。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会及时更换床单和衣物,使用皮肤保护剂,预防尿布疹和皮肤破损。

三、感染防控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进入ICU前必须严格洗手、更换工作服和鞋套,必要时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ICU内的空气净化和物体表面消毒也十分严格。空气通过层流净化系统保持洁净,病房内的床头柜、监护仪表面等每天都会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多次。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如呼吸机管道、雾化器等,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四、心理关怀

虽然ICU患者大多处于昏迷或病情较重状态,但心理关怀同样不可忽视。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陌生的环境、各种医疗操作带来的不适,以及与家人分离的孤独感,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会通过温和的语言、耐心的解释,向患者介绍治疗进展和康复前景,增强患者的信心。家属的陪伴和鼓励也对患者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探视时,家属可以通过肢体接触,如轻轻握住患者的手,用眼神交流,传递关爱和支持。即使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家属温柔的话语、熟悉的声音也可能对患者的潜意识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家属自身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过度焦虑和担忧,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情绪影响。

五、康复训练

ICU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转出后再进行康复训练即可。但早期康复训练对ICU患者意义重大。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简单的被动活动,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到逐步增加主动运动,如坐起、床边站立等。这些训练不仅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还能促进心肺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家属可以在康复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和协助,帮助他们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训练。

ICU中的每一个安全细节,都关乎患者的康复进程。从环境安全到身体管理,从感染防控到心理关怀,再到康复训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只有重视这些安全注意事项,才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有利于康复的环境,早日战胜病魔,回归正常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