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产后护理康复误区排雷,别让无知伤害自己

时间 :2025-03-07 作者 :陈华丽 来源: 临清市潘庄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对于刚经历生产的女性来说,产后护理和康复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身体的恢复,还影响着未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在产后护理康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排一排这些雷区。

一、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

传统观念认为,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洗澡,否则会落下“月子病”。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产后身体会排出大量汗液,加上恶露的排出,如果长时间不洗头洗澡,很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对身体健康反而不利。

实际上,在产后一周左右,只要身体恢复良好,就可以进行洗头洗澡。但要注意,洗澡应选择淋浴,避免盆浴,防止污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水温要适宜,不宜过冷或过热,洗完后要及时擦干头发和身体,避免着凉。

二、产后大补特补

很多人认为,产后身体虚弱,需要大量进补来恢复体力。于是,各种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纷纷端上餐桌。然而,产后肠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一下子摄入过多油腻、高热量的食物,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乳汁淤积,影响母乳喂养。

产后饮食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初几天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软面条、蔬菜汤等。随着身体的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但也要注意适量,保持营养均衡。

三、产后过早剧烈运动

有些新妈妈为了尽快恢复身材,在产后不久就开始进行剧烈运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产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需要时间来恢复,尤其是盆底肌肉和子宫。过早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问题。

一般来说,顺产的新妈妈在产后2-3 天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散步、产后保健操等;产后6 周左右,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而剖宫产的新妈妈,由于腹部有伤口,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建议在产后6-8 周后再开始适当运动。

四、忽视盆底肌修复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就像一张“吊网”,紧紧地托住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然而,很多新妈妈在产后往往忽视了盆底肌的修复。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导致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产后42天是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时期,新妈妈可以到医院进行盆底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如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等。同时,在家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

五、腹直肌分离靠束腹带解决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常见的问题之一,很多新妈妈为了尽快恢复腹部平坦,会选择使用束腹带。虽然束腹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支撑腹部、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它并不能真正解决腹直肌分离的问题。

过度使用束腹带还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腹部肌肉得不到锻炼,进一步加重腹直肌分离。对于腹直肌分离的修复,应该在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腹直肌修复操等。

六、产后情绪低落是正常现象

产后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加上角色的转变和生活的压力,很多新妈妈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情况。有些人认为这是产后正常的情绪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然而,如果这种情绪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干预,可能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对新妈妈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家人要给予新妈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分担家务和照顾宝宝的责任。新妈妈自己也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晒太阳等。如果情绪问题比较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产后护理康复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新妈妈们要摒弃传统的错误观念,掌握正确的护理康复方法,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尽快恢复健康,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生活。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新妈妈们避开产后护理康复的误区,走向健康美好的未来。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