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搭桥”,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简称。就是取病人自身其他部位的血管,例如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或桡动脉等,作为“桥”材料,为心脏阻塞的血管相对应的区域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跨越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与远端血管吻合,使主动脉内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达到远端血管,从而解决了心肌缺血的问题。搭桥手术对缓解心绞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根据病人术前的情况不同,许多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术后1~2个月,能胜任轻便工作。术后3~4个月,基本复原。
1.搭桥手术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
首先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包括验血、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和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还需要其他特殊检查。其次术前需要停用口服抗凝药,例如波立维等,并等待一定的时间。等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消除,以免增加出血风险,但急诊手术时例外。还要减少活动,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要进食过饱和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同时为了预防术后呼吸道并发症,还要戒烟,练习深呼吸、咳嗽动作。保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可以服用安眠药。如果您以前做过其他手术或服用过其他药物,以及曾患过其他疾病,例如消化道溃疡、严重的痔疮、脑卒中等,请务必告诉您的主管医生。
2.搭桥手术是如何进行的?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一段位于腿部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其他血管,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病变的远端血管之间搭桥,使主动脉的血液通过移植的血管供应到冠状动脉的狭窄段远端,以恢复相应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解除心绞痛症状。简单地说,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达远端。整个手术过程包括麻醉准备时间,一般需要4—6个小时左右,手术期间病人处于全麻、睡眠状态,不会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手术后病人会被送到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3.搭桥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搭桥手术后,只要回到病房,原则上主张尽早下地活动,对于呼吸功能和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好处。一般来说,大多数病人手术后3天,医生评估病人的各项指标后,就会鼓励病人下床。第一次下床活动之前,需要在病床边座位适应一会,不要由平卧直接过渡到下床,以免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第一次下床活动,不宜走出病房,仅需要在床边站立或者在家人的搀扶下沿床边慢步行走,一般5—10分钟即可,若有不适,需要及时坐下休息或卧床。如果病人感觉良好,可以到病房走廊行走,如果是去厕所,必须要有家人陪护。起搏器一定要保护好,有的病人术后早期心率完全由起搏器起搏,一旦损坏将发生严重后果。
4.搭桥术后需要长期服药吗?
冠脉搭桥手术只是解决了病人当前心脏缺血的问题,缓解了心绞痛,并没有改变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因此,搭桥术后仍需要长期规律服药,例如终身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根据血脂控制情况需要长期服用降脂药;控制好血压、血糖。这些药的调整剂量或者停药时间需要到医院复查,由医生为您调整,切勿自行停药。有的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再加服其他药物时,也建议您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对于出院时带的某些药物,只是针对出院早期的3个月以内,不一定都要长期服用。另外有一些控制心率和血压的药物,需要根据病人的心率血压变化定期调整,最好是每天都有监测,即自己数一下心率,量一下血压,出现明显的过高或过低,需要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