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怀孕后,这10个“老规矩”你还在守吗?产科医生告诉你真相

时间 :2025-02-28 作者 :陈玲 来源:黄岛区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当怀孕的喜悦降临,随之而来的,往往还有一堆“爱”的叮咛和“老规矩”。这些代代相传的经验,哪些是真切的关怀,哪些又是该被打破的枷锁?作为医生,我将为你逐一解析10个最常见的孕期禁忌,用科学真相帮你卸下焦虑,轻松好“孕”。

老规矩一:螃蟹、海鲜是“寒物”,吃了会流产?

真相是:煮熟了,放心吃!

寒性”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但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食物“寒性”导致流产的说法。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海鲜中可能含有的寄生虫和细菌。只要你选择的是新鲜、无污染的海鲜,并且彻底煮熟(比如清蒸螃蟹、鱼汤),它们就是优质蛋白质和DHA的绝佳来源,对宝宝的大脑发育非常有益。需要避免的是生鱼片、醉蟹、未熟透的贝类等。

老规矩二:要“一人吃,两人补”,吃得越多越好?

真相是:重“质”不重“量”,均衡营养是关键。

吃两人份”是导致孕期体重超标的头号元凶。孕早期,胎儿还很小,你甚至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到了孕中晚期,每天也只需比平时增加约300-450千卡的热量,大概相当于一杯牛奶加一个鸡蛋。过度进食不仅会让孕妈妈体重增长过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巨大儿,增加分娩难度。

老规矩三:吃酱油,宝宝皮肤会变黑?

真相是:宝宝肤色由基因决定。

食物颜色无法通过消化系统“染”到宝宝的皮肤上。这和“吃白色的东西宝宝就白”一样,是毫无科学依据的美好想象。

老规矩四:怀孕头三个月不能告诉别人,不然宝宝会“小气”?

真相是:这是个人选择,与“胎气”无关。

孕早期流产风险相对较高,暂时保密,是为了避免万一发生意外后需要向众人解释的心理压力。何时分享喜悦,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老规矩五:孕期不能运动,要绝对卧床保胎?

真相是:适当运动好处多,绝对卧床需遵医嘱。

除非有先兆流产等明确的卧床医嘱,否则散步、孕妇瑜伽等规律运动能帮你控制体重、改善情绪、为分娩储备体力。长期卧床反而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老规矩六:不能用手机、电脑、微波炉,辐射会致畸?

真相是:生活中的非电离辐射,无需恐慌。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电离辐射,比如X光、CT扫描等,它们能量高,确实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而手机、电脑、微波炉、Wi-Fi等产生的是非电离辐射,能量极低,其辐射剂量远低于安全标准,在日常使用范围内,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与其穿着厚重的防辐射服担惊受怕,不如放下手机,多和家人聊聊天。

老规矩七:不能养猫狗,容易感染弓形虫?

真相是:科学养宠,感染风险极低。

弓形虫感染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猫粪或食用未熟的肉类。孕期将“铲屎”工作交给家人,处理生肉后彻底洗手,就能有效预防。宠物带来的陪伴,是缓解焦虑的良药。

老规矩八:不能喝咖啡和茶,一点都不能碰?

真相是:可以适量饮用。

对于咖啡因,关键在于“量”。目前主流的医学建议是,孕期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这大概相当于一杯(约240ml)中杯美式咖啡,或2-3杯红茶。偶尔喝一小杯解解馋,完全没问题。但如果你有睡眠问题或心率过快,最好还是避免。

老规矩九:孕期不能剪头发、动针线?

真相是:纯属迷信,但要注意安全。

这些说法源于古代对“动胎气”的朴素恐惧,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剪头发完全没问题,还能让你心情舒畅。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在孕期进行染发、烫发,因为化学药剂可能通过头皮少量吸收,其安全性尚无定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至于动针线、举高等,主要是提醒孕妈妈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劳累,以及避免发生意外。

老规矩十:吃鹅蛋能“去胎毒”?

真相是:医学上没有“胎毒”这个概念。

所谓的“胎毒”,通常是指新生儿容易出现的脂溢性皮炎、湿疹等皮肤问题。这些大多与新生儿皮脂腺分泌旺盛、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过敏体质有关,和妈妈孕期吃什么没有直接关系。鹅蛋的营养价值与鸡蛋、鸭蛋类似,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的功效。

结语

怀孕不是一场充满禁忌的考验,而是一段迎接新生的美好旅程。请放下焦虑,相信科学。你的产科医生是你最专业的后盾,规律产检、均衡营养、保持好心情,就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祝您好“孕”!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