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化疗、长期输液或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中,一条细长的导管常常成为患者的“生命线”——这就是PICC置管。
一、什么是PICC置管?
PICC的全称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通过上肢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以及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选用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等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放置并使其尖端抵达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以此建立静脉通道,为需要长期静脉给药的患者以及危重症患者等的治疗提供便利。
1.PICC置管的好处
保护血管:化疗药物、高渗营养液等刺激性药物会损伤外周静脉,引发静脉炎、血栓等问题。PICC置管将药物直接送入中心静脉,避免药物与外周血管直接接触。
减少痛苦:传统静脉穿刺需要反复扎针,而PICC置管一次成功可长期保留,患者无需反复承受穿刺之痛。
提高安全性: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药物进入后能迅速被稀释,降低药物外渗风险,减少皮肤溃烂等并发症。
2.哪些人适合PICC置管?
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如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支持者。
血管条件差,难以进行常规静脉穿刺的患者。
需要输入刺激性药物、高渗药液或反复输血的患者。
二、PICC置管的具体步骤
PICC置管是需严格无菌操作、通常由专业护士在病房或治疗室执行。
准备阶段:确认患者身份、病情、置管部位,评估血管状况,排除感染、血栓等禁忌症;备齐无菌操作包、PICC导管、消毒液、局麻药、导丝、超声设备(可选)、无菌敷料等器材。
穿刺点选择:优先选贵要静脉(手臂内侧),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在超声引导或肉眼直视下,选血管粗直且弹性好的位置,用记号笔标记。
消毒铺巾: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或氯己定消毒剂消毒至少10×10厘米范围,消毒3遍;铺无菌巾覆盖消毒区域,构建无菌操作环境。
局部麻醉: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进行皮下浸润麻醉,待麻醉充分后再开展后续操作。
穿刺置管:在超声引导下,以15-30度角进针穿刺,确认针头入静脉后置入导丝;抽出穿刺针,保留导丝,沿导丝送入PICC导管至导管末端抵达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借助胸部X线片或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无误。
导管固定:用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用胶布或固定装置固定导管,防止移位;测量并记录导管体外长度,方便后续维护。
术后护理: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敷料,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红肿;日常每周更换敷料和接头,每次使用前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防堵塞;指导患者进行手臂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或断裂。
三、PICC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穿衣:穿宽松衣物,避免置管侧肢体受压。
洗澡:使用防水敷料保护穿刺部位,避免水进入。
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羽毛球、举重等,可进行手指、腕、肘关节的轻度活动。
2.定期维护
冲管与换膜:每周由专业护士进行冲管、更换贴膜及接头。
观察穿刺点:每日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
3.异常情况处理
导管脱出或移位:立即停止使用导管,联系医护人员。
穿刺点感染: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导管堵塞:若发现输液不畅,及时冲管或更换导管。
四、PICC置管的常见问题解答
1.PICC置管疼吗?
置管前会进行局部麻醉,穿刺时疼痛感较轻。置管后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多数患者可耐受。
2.PICC导管能留置多久?
在维护良好的情况下,PICC导管最长可留置1年,具体时间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导管状态决定。
3.PICC置管会影响日常生活吗?
PICC置管后,患者基本可以正常生活,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置管侧肢体受压。
4.PICC置管有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血栓等。通过严格无菌操作和定期维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