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别再滥用抗生素啦!一同向细菌耐药说“不”

时间 :2025-02-28 作者 :江晓娜 来源: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当你因为喉咙痛吞下一粒阿莫西林,或是孩子一发烧就急着让医生开抗生素时,你可能没意识到:这些随手而为的操作,正在悄悄酿成一场危及全人类的健康灾难。抗生素的滥用让细菌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原本普通的肺炎、尿路感染甚至皮肤伤口,都可能因为耐药菌的出现变得无药可治。这不是危言耸听——全球每年已有数百万人因耐药菌死亡,而我们每个人的用药习惯,都在加速这场危机的到来。

一、抗生素不是“万能神药”,滥用正在引发全球危机

当你喉咙发炎时,是否习惯性翻出家里囤积的阿莫西林?孩子发烧咳嗽,你是否急着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这些看似“立竿见影”的操作,正在让人类陷入一场无声的战争——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的发明曾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里程碑,它让感染不再是绝症。但如今,全球每年因耐药菌死亡的人数已超百万。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如果再不控制抗生素滥用,2050年因耐药菌死亡的人数可能超过癌症。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答案很简单:我们太依赖抗生素,却用错了地方。

抗生素的本质是精准打击细菌的武器,但它对病毒完全无效。感冒、流感、大多数喉咙痛和腹泻其实由病毒引起,吃抗生素不仅无效,反而会误伤体内有益菌群,削弱免疫力。更可怕的是,未被杀死的细菌会进化出“抗药基因”,成为更难对付的“超级细菌”。这些耐药菌一旦扩散,原本普通的感染都可能变得无药可治。

二、细菌耐药:一场看不见的“军备竞赛”

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演化出了惊人的生存策略。当抗生素攻击时,部分细菌会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甚至能将这种能力传递给同类。比如,一种名为“NDM-1”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细菌间“跳跃传播”,让原本普通的肺炎克雷伯菌变得能抵抗几乎所有抗生素。更糟糕的是,抗生素滥用不仅存在于人类医疗,养殖业和农业中的抗生素使用量甚至更高。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一步加速耐药菌的传播。这场“军备竞赛”中,细菌的进化速度远超新药研发,过去30年几乎没有新型抗生素问世,而耐药菌的种类却在爆炸式增长。

三、科学使用抗生素:记住这五个原则

1.不自行用药:头痛脑热别急着吃抗生素!普通感冒、轻度腹泻、手足口病等多为病毒性感染,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掩盖病情。

2.不随意停药:症状缓解≠细菌全灭。医生开出的疗程(如5天或7天)必须严格完成,否则残留的细菌可能卷土重来,并进化出抗药性。

3.不要求“高级药”: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等广谱抗生素是“最后防线”,日常小病滥用会导致真正需要时无药可用。

4.不迷信输液:口服抗生素与输液效果相当,且更安全。只有严重感染或无法进食的患者才需要静脉注射。

5.做好基础防护:勤洗手、接种疫苗(如肺炎疫苗)、增强免疫力,能减少60%以上的感染风险,这才是防病的根本。

四、替代方案:这些方法也能对抗感染

1.中医药辅助: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提取物已被证实具有抗菌作用,可作为轻症辅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益生菌调理:滥用抗生素会无差别杀死肠道内的细菌,导致有益菌群数量锐减,引发腹泻、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此时适当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能帮助重建菌群平衡,加速肠道功能恢复。

3.物理疗法:盐水漱口缓解咽炎、热敷减轻皮肤感染、蜂蜜缓解夜间咳嗽(1岁以上儿童适用),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4.精准医疗:出现反复感染时,可进行病原体检测,针对性选择窄谱抗生素,减少“盲打”造成的耐药风险。

对抗细菌耐药性,从改变一个小习惯开始。下次生病时多问一句“需要抗生素吗”,服药时多看一遍说明书,这些微小选择终将汇聚成守护健康的防线。别让今天的随意用药,成为明天无药可用的伏笔。向细菌耐药说“不”,不仅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子孙后代守住最后一道医学防线。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