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肺真菌病患者气管镜检查的护理关键点

时间 :2025-02-21 作者 :程欢欢 来源: 菏泽市立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气管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对于肺真菌病患者而言,气管镜检查不仅可以帮助明确诊断,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本文将重点探讨肺真菌病患者气管镜检查的护理关键点,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气管镜检查介绍

气管镜经口腔、鼻腔插入气管和支气管,观察气道内部结构、获取病变组织样本,进而实施治疗。在肺真菌病患者中,气管镜检查观察气道内的炎症,如黏膜充血、水肿、溃疡、伪膜形成等,采集病变部位的分泌物、组织,实施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为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2肺真菌病患者气管镜检查的护理方案

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肺真菌病病程长、病情反复,使得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解释气管镜检查的目的、过程、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不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检查。2呼吸功能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通过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对于存在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向医生反馈,必要时调整检查计划或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3用药准备:遵医嘱给予患者术前用药,如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同时,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4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术前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训练,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如深呼吸、缩唇呼吸等,以增强患者呼吸道的清洁能力,减少检查过程中的分泌物干扰。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2.2术中护理

1环境准备:保持检查室温度适宜,一般为22 - 26℃,湿度在50% - 60%为宜,以减少患者因环境不适引起的应激反应。检查室应配备齐全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如氧气、呼吸机、急救药物等,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用。2麻醉护理:协助麻醉医师进行局部麻醉,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是否有麻醉药过敏表现(皮疹、呼吸困难、心慌等),及时发现并配合处理。在麻醉过程中,安抚患者情绪,防止患者因紧张而频繁吞咽或咳嗽,影响麻醉效果。3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为仰卧位,头部稍抬高并偏向一侧,以利于气管镜的插入和操作。在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患者体位,避免患者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产生不适或并发症。4气管镜操作配合:在医生进行气管镜检查时,护理人员应熟练配合各项操作。保持与医生的紧密沟通,根据医生的指令及时调整气管镜的角度、深度和方向。协助医生采集病变组织样本,确保标本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检查要求。

2.3术后护理

1)常规护理:检查结束后,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误吸。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清新,适当增加室内湿度,避免尘埃飞扬刺激患者呼吸道。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活动,以免引起气管黏膜损伤或出血。2痰液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以促进气道内痰液的排出。对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必要时进行吸痰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3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呼吸困难、喘憋、发绀等表现,注意有无咯血、发热、胸痛等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进行处理,如给予止血、抗感染、对症治疗等。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术后适量饮水,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结语

肺真菌病患者气管镜检查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通过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精准的术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气管镜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肺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