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女性易患“肝郁病” 中医药如何调治

时间 :2025-02-21 作者 :王烁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前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少女性常常感到情绪低落、胸闷叹息,或是出现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身体不适,很可能都与“肝郁”有关。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而女性因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更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的情况。幸运的是,中医药在调治“肝郁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下面就为大家揭开其中奥秘。

一、女性为何易被“肝郁”缠上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在调节气机、促进气血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女性因生理与心理特点,更易肝气郁结。生理方面,生理特点使她们更易肝气郁结。女性有月经周期、怀孕、分娩及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情绪易受干扰,长期情绪波动会影响肝脏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心理层面,现代女性承受工作、家庭等多重压力,长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肝脏疏泄功能。肝气郁结后,不仅会出现情绪异常,还会累及脾胃,引发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冲任二脉导致月经不调,甚至诱发乳腺增生等疾病。

二、“肝郁病”有哪些典型表现

肝郁病”的症状复杂多样,最明显的是情绪异常。患者常感到情绪低落,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容易无端生气、烦躁,还可能伴随胸闷、善太息(频繁叹气)等症状。在身体方面,消化系统症状常见,这是因为肝气郁结影响了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对于女性来说,月经不调是“肝郁病”的重要信号,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或多或少、经前乳房胀痛、痛经等。

三、中医药如何巧妙化解“肝郁”

中医药调治“肝郁病”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女性恢复肝气的舒畅。

中药调理是重要手段。经典方剂逍遥散是调治肝郁的代表,它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中药组成。其中,柴胡能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诸药合用,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养血健脾,使肝气条达,气血调和。对于肝郁化火的患者,丹栀逍遥散更为合适,在逍遥散基础上加了丹皮、栀子,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针灸推拿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通过针刺太冲、期门、肝俞等穴位,可疏通肝经气血,达到疏肝解郁的目的。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刺激此穴能有效调节肝气;期门穴为肝经募穴,肝俞穴为肝经背俞穴,二者配合,可调和肝的气血。

情志调节在肝郁病的调治中同样关键。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不良情绪会加重肝郁,因此保持心情舒畅至关重要。女性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或是参加社交活动,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同时,学习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也有助于保持平和的心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