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心衰≠生命终点!做好“水盐管理”,带病也能高质量生活!

时间 :2025-02-21 作者 :王常荣 来源:山东淄博沂源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很多人眼中,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仿佛是生命的倒计时,一旦确诊,就意味着要与病痛和恐惧相伴,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但实际上,心衰并不等同于生命的终点。通过科学有效的“水盐管理”,心衰患者完全可以实现带病高质量生活。

一、心衰为何要重视水盐管理?

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疾病不断进展至终末阶段的表现,意味着心脏功能已遭受严重损害,无法正常且有效地将血液泵出至全身各处。如此一来,血液便会在体内各处淤积,进而引发诸如呼吸困难、身体水肿、乏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

在心衰的治疗过程中,水盐管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首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潴留。钠离子有很强的吸水性,会使水分在体内积聚,增加血容量。而心衰患者的心脏已经不堪重负,血容量增加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脏泵血更加困难,导致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加重。

其次,水摄入过多同样会给心脏带来沉重负担。当体内水分超出正常范围,血液容量也会随之增加,心脏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来推动血液循环。对于心衰患者而言,这就好比让一台早已老化的机器超负荷运转,极易引发急性心衰发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如何科学进行水盐管理?

1.盐的摄入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而心衰患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盐的摄入。一般来说,轻度心衰患者每天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 5克,中重度心衰患者则应控制在2- 3克。

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如咸菜、腌肉、咸鱼、火腿、方便面、薯片等。同时,要注意一些“隐形盐”的摄入,比如酱油、味精、鸡精、豆瓣酱等调味料中都含有较高的盐分。在烹饪时,可以使用柠檬汁、醋、香料等来增加食物的风味,减少盐的使用。

2.水的摄入管理

水的摄入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尿量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心衰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应控制在1500- 2000毫升左右,但具体数值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患者可以使用带有刻度的水杯,准确记录每天的饮水量。除了直接饮用的水,还要注意其他含水食物的摄入,如汤、粥、水果、牛奶等。例如,一碗200毫升的汤大约含有180- 200毫升的水,在计算液体摄入量时要将其考虑在内。

此外,患者要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以在白天每隔1- 2小时喝一小口水,这样既能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又不会给心脏造成太大的负担。

三、水盐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体重

体重是反映体内水分潴留情况的重要指标。心衰患者应每天在相同的时间、穿着相似的衣物、使用相同的体重秤测量体重。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如1- 2天内)突然增加2公斤以上,可能提示体内水分潴留,需要及时调整水盐摄入量,并就医咨询。

2.观察身体症状

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明显、尿量减少等情况,可能是水盐管理不当或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3.遵循医嘱用药

心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如利尿剂、ACEI/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离子,减轻心脏负担。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4.保持良好心态

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通过参加心衰患者支持小组、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总之,心衰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有效的水盐管理,配合医生的治疗,心衰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正确认识心衰,积极采取措施,与疾病和谐共处,让生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