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腹直肌分离修复:告别 “产后大肚子”,6步居家训练让小腹重回平坦

时间 :2025-02-21 作者 :董娜 来源:阳谷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一、认识腹直肌分离

在女性怀孕过程中,随着胎儿的不断生长,子宫逐渐增大,腹壁也会被撑开。这其中,腹直肌这对位于腹部正中线两侧的肌肉,会因承受过大压力而发生分离。腹直肌分离不仅影响美观,导致产后出现 “大肚子” 的情况,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二、为什么要重视腹直肌分离修复

重拾自信与健康体态:产后身材变形,“大肚子” 迟迟不消失,这会给很多新妈妈带来心理压力,影响自信心。通过修复腹直肌,让小腹重回平坦,不仅能恢复孕前的身材,还能改善因腹直肌分离导致的不良体态,如骨盆前倾、腰椎前凸等,让新妈妈们重新焕发出自信光彩。

预防长期健康隐患:前面提到,腹直肌分离若不及时修复,会导致核心力量不足。长期如此,会使身体的稳定性变差,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受伤。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因腹直肌分离引发的健康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三、6步居家训练法让小腹重回平坦

呼吸训练:这是修复腹直肌分离的基础训练。平躺在床上,双腿屈膝,双脚踩地,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让腹部像气球一样慢慢鼓起,感受腹部的扩张,此时膈肌下降,腹部脏器被推向下方和两侧;呼气时,腹部慢慢收缩,将气体完全呼出,感受腹部向脊柱方向贴近。每次训练10 - 15分钟,每天进行3 - 4组。这种呼吸方式能够激活腹部深层肌肉,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仰卧屈膝收腹:仰卧在瑜伽垫上,双腿屈膝,脚踩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吸气准备,呼气时,将腹部向内收紧,把肚脐拉向脊柱,同时将头部、肩部和上背部慢慢抬离地面,感受腹部的收缩。保持这个姿势2 - 3秒,然后吸气,缓慢放下。每组做10 - 15次,每天进行3 - 4组。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腹直肌的上部分,帮助增强腹直肌的力量。

平板支撑:双手撑地,与肩同宽,手指向前,双脚脚尖着地,身体呈一条直线,腹部收紧,不要塌腰或撅臀。保持均匀呼吸,每次坚持30 - 60秒,每天进行3 - 4组。平板支撑可以全面锻炼腹部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等,增强核心稳定性。刚开始可能坚持的时间较短,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时长。

仰卧抬腿: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吸气准备,呼气时,将双腿缓慢抬起,与地面成30 - 60度角,保持这个姿势3 - 5秒,感受腹部肌肉的拉伸和收缩。然后吸气,慢慢放下双腿。每组做10 - 15次,每天进行3 - 4组。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腹直肌的下部分,帮助修复腹直肌分离。

侧平板支撑:先以右侧为例,右侧手臂伸直撑地,身体侧面呈一条直线,左手叉腰,双脚并拢,右侧腹部用力收紧。保持均匀呼吸,坚持30 - 60秒,然后换另一侧。每天进行3 - 4组。侧平板支撑能够锻炼腹斜肌,增强腹部两侧的力量,对整体腹部肌肉的平衡和修复有重要作用。

跪姿收腹:跪在瑜伽垫上,大腿与地面垂直,小腿贴地,双手撑地,与肩同宽。吸气时,腹部放松,让背部下沉;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紧,将肚脐拉向脊柱,同时拱背,感受腹部的收缩。每组做10 - 15次,每天进行3 - 4组。这个动作可以进一步强化腹部肌肉,尤其是腹直肌的力量。

四、训练注意事项

训练频率与强度:在进行腹直肌分离修复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刚开始训练时,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次数和强度。

配合饮食与休息:修复腹直肌不仅仅依靠训练,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同样重要。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和水果等,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同时,产后身体需要恢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复。

总之,通过正确的认识、科学的训练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新妈妈们一定能够告别 “产后大肚子”,让小腹重回平坦,恢复健康美丽的身体状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