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从伤口到愈合科学处理外伤

时间 :2025-02-21 作者 :石磊 来源: 滕州市滨湖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各种外伤,小到擦破皮,大到严重的切割伤、烧伤等。外伤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伤口的愈合速度、是否会感染以及日后是否会留下明显疤痕等问题。掌握一些科学处理外伤的知识十分必要,关键时刻能减少伤害、促进康复,现为大家详细科普一下外伤处理的正确方法。

一、外伤现场急救处理

1、止血

直接压迫止血法:这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当伤口出血时,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衣物等按压在伤口上,持续按压5 - 10分钟,一般的小出血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包扎止血法:对于较大面积的伤口出血,在直接压迫的基础上,用绷带、三角巾等进行包扎,适当加压,但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止血带止血法:如果是肢体的大血管出血,上述方法无法止血时,可使用止血带,但这是一种较为紧急的措施,要谨慎使用。

2、清洁伤口周围皮肤

在止血后,要对伤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去除污垢、泥沙等异物。如果没有生理盐水,也可用干净的饮用水代替。冲洗时从伤口边缘向外冲洗,避免污水流入伤口内。比如擦伤后,可将受伤部位放在水龙头下,用流动的水冲洗周围皮肤。

二、不同类型伤口的进一步处理

1、浅表伤口

消毒:清洁完伤口周围皮肤后,用碘伏进行消毒。碘伏刺激性小,消毒效果好。注意不要反复涂抹,以免损伤新生的肉芽组织。

覆盖伤口:可使用创可贴、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伤口。创可贴使用方便,但要注意选择透气性好的,并且每天更换,观察伤口情况。如果使用无菌纱布,要用胶布固定好,避免脱落。透明敷料能直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也有一定的防水性。

2、较深的伤口(如切割伤、刺伤)

清创:这类伤口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清创处理。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用生理盐水、双氧水等冲洗伤口,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和细菌,必要时还会扩大伤口以便更好地清创。清创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缝合:如果伤口较深、较长,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缝合。缝合可以使伤口对合整齐,减少疤痕形成,加快愈合速度。一般在受伤后6 - 8小时内进行缝合效果较好,超过这个时间,感染风险增加,可能需要先观察伤口情况,再决定是否缝合。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于较深的刺伤、被生锈物品划伤等伤口,有感染破伤风杆菌的风险,需要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预防破伤风的发生。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较高,所以预防非常重要。

3、烧伤与烫伤伤口

冷疗:这是烧伤烫伤后的首要处理措施。立即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时间持续15 - 30分钟,水温以15 - 20摄氏度为宜。冷水能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烫伤深度和疼痛。

保护水泡:不要自行挑破水泡,水泡皮可起到保护创面、防止感染的作用。即使水泡较小,也不要随意挤压。若水泡不慎破裂,不要撕去水泡皮,应保持其覆盖在创面上。可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避免外力摩擦,等待专业处理。

简单包扎:对于较小的水泡,清洁晾干后,可涂抹烫伤膏(具体用药需遵医嘱),然后用干净纱布或绷带进行简单包扎。

及时就医:若烫伤面积大、水泡多且大,或出现发热、疼痛加剧、创面红肿明显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

4、动物咬伤伤口

冲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 - 30分钟,尽可能去除伤口表面的唾液和细菌。冲洗时要将伤口充分暴露,边冲边挤压伤口,让污血和细菌尽量流出。

消毒:冲洗后,用碘伏消毒伤口。

包扎:使用无菌纱布或绷带轻轻包扎伤口,避免过紧。不要在伤口上涂抹药膏、草药等,以免影响对伤口的观察和处理。

就医与疫苗接种:尽快前往医院,接受狂犬疫苗注射,必要时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所以及时接种疫苗至关重要。

外伤在生活中难以避免,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处理方法,就能最大程度地减轻伤害,促进伤口愈合。当遭遇外伤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对伤口进行初步判断,观察伤口的类型、大小、深度、出血情况等,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如果自己无法准确判断伤势,应尽快就医治疗。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