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这个令人烦恼的 “小恶魔”,时不时就来捣乱,搅乱人们的正常生活。据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饱受偏头痛的折磨,我国偏头痛患病率也高达9.3%。不过别担心,今天就跟着神经内科护理专家,一起找到摆脱它的办法。
1.偏头痛:揭开神秘面纱
偏头痛可不是一般的头痛,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形象点说,就好像脑袋里有个 “小霸王”,时不时出来兴风作浪。很多人以为偏头痛只是单侧头痛,其实它有时也会双侧发作。而且,偏头痛发作起来往往比较剧烈,呈搏动性,常让人难以忍受,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与普通头痛相比,普通头痛可能只是偶尔因为劳累、没休息好等原因,短暂地疼一下,程度也相对较轻,休息后很快就能缓解。而偏头痛不仅疼痛程度重,发作时间还长,短则4小时,长的能持续3天,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2.探寻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生活习惯因素:不规律的作息堪称偏头痛的 “得力帮凶”。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过多,都可能触发偏头痛。比如小李,周末喜欢通宵打游戏,第二天就大概率会被偏头痛 “找上门”。另外,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上的长时间劳作,还是脑力上的持续高强度工作,都会让身体和大脑不堪重负,给偏头痛可乘之机。有些食物也是偏头痛的诱因。像巧克力,里面含有酪胺等成分,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偏头痛。还有奶酪,尤其是陈年奶酪,富含的组胺容易诱发头痛。酒精也是常见的 “罪魁祸首”,特别是红酒,它含有的多种成分都可能刺激神经,引发偏头痛。噪音、强光、浓烈的气味等环境因素都可能诱发偏头痛。在嘈杂的建筑工地附近,或者长时间处于光线过强的环境中,不少偏头痛患者就会感觉头痛欲裂。还有像新装修房间里的甲醛等刺激性气味,也容易让偏头痛发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比如小张,面临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精神高度紧张,偏头痛就频繁发作。情绪波动过大,大喜大悲,同样可能触发偏头痛这个 “小恶魔”。
3.神经内科护理专家的缓解妙招
日常自我护理方法:当偏头痛来袭,找个安静、昏暗的房间,好好躺下来休息,能有效缓解疼痛。还可以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敷在额头、颈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头痛症状。另外,适当按摩也有帮助,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等部位,每次按摩5 - 10分钟,力度适中,能起到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的作用。尝试进行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仪器监测身体的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度、皮肤温度等,然后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这些生理反应,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头痛的目的。还有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利用电极片贴在皮肤上,发出微弱电流刺激神经,从而减轻疼痛。深呼吸是个简单又有效的放松方法。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能帮助放松身心。冥想也是不错的选择,每天花15 - 20 分钟,找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能有效减轻压力,缓解偏头痛。
4.合理用药:缓解偏头痛的有效途径
非处方药的选择与使用:在偏头痛初期,可以选择一些非处方药来缓解疼痛。比如布洛芬,它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一般来说,成人每次服用200 - 400 毫克,每4 - 6 小时一次,但24小时内用量不超过12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也常用,成人一次服用500 - 1000 毫克,每4 - 6 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000毫克。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不可超量服用。如果偏头痛比较严重,可能需要处方药。像曲坦类药物,它能选择性地收缩脑血管,减轻血管扩张引起的疼痛。但这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头晕、嗜睡等,而且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合用,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严格遵医嘱服用。如果偏头痛发作频繁,每月超过4次;或者服用非处方药后疼痛没有缓解;又或者出现头痛伴有发热、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偏头痛虽然讨厌,但只要我们了解它,掌握正确的缓解和预防方法,就能够减少它对生活的影响,让头痛不再困扰我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向偏头痛说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