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人或朋友需要进行胃肠手术时,大家的目光往往聚焦于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术与手术方案的设计,却常常忽略了手术室护理团队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实际上,手术室护理就如同精密齿轮组中的关键部件,紧密咬合着胃肠手术的每一个流程,是手术顺利开展以及患者康复的关键支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手术室护理在胃肠手术里究竟扮演着何种重要角色。
术前:事无巨细,打好基础
手术之前,手术室护士就已经投身到工作中。他们要与患者深入交流,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尤其是是否对某些药物、食物过敏,同时评估患者当下的身体状况,包括营养状态、体力等,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很多患者一想到要做手术,心里就充满了担忧和害怕,这种情绪会对手术和康复产生不良影响。护士们会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大概步骤,比如手术从消毒、麻醉到切开、处理病变部位再到缝合的过程,也会讲讲手术室里的环境,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准备手术器械和物品方面,护士们的工作细致入微。胃肠手术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器械,像锋利的手术刀,用来分离组织;精细的镊子,能准确夹取微小的组织;还有专门用于胃肠吻合的特殊工具,这些器械都得仔细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护士们会严格按照消毒流程,对每一件器械进行彻底消毒,避免术后感染。同时,各类耗材,如不同型号的缝合线、高效的止血材料等,也都要根据手术需求准备充足,保障手术过程中物资供应不断档。
术中:默契配合,保驾护航
手术进行时,手术室护士是医生不可或缺的搭档。他们时刻紧盯手术进程,医生需要什么器械,护士能迅速、精准地递到医生手中。比如在切除病变的胃肠组织时,医生需要马上处理血管以防止出血,这时护士就得立刻递上合适的切割器械和止血钳。这要求护士对各种器械的用途、位置了如指掌,还得根据手术的不同阶段,提前预判医生的需求,提前做好准备。这种默契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
除了传递器械,护士们还肩负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重任。在手术过程中,他们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因为手术操作会刺激患者身体,生命体征很容易出现波动。一旦发现异常,护士会马上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比如患者血压突然下降,护士就要配合医生快速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而且,手术室护士还得维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胃肠手术对无菌要求极高,稍有细菌侵入,就可能引发术后感染,影响患者康复。护士们会严格监督手术室内所有人的无菌操作,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器械和敷料,保持手术台干净整洁,为手术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空间。
术后:悉心照料,助力恢复
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理工作并未画上句号。护士会和病房护士仔细交接患者在手术中的情况,包括手术是否顺利、出血量多少、有没有出现特殊状况等,让病房护士能更好地制定后续护理计划。
术后初期,护士们会密切留意患者的苏醒情况,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适。对于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饮食安排至关重要。护士会依据医生的建议,指导患者何时开始进食,一般是从少量的流食,像米汤、稀藕粉开始,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比如粥、烂面条,最后恢复正常饮食。同时,护士还会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这能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另外,护士们会认真查看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切口清洁,预防感染。要是患者术后感觉疼痛,护士们会通过调整患者体位、给予心理安慰等方式缓解疼痛,必要时按照医嘱使用止痛药。
总之,手术室护理在胃肠手术中贯穿始终,从术前的精心筹备,到术中的紧密配合,再到术后的贴心照料,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护士们的专业与付出。正是他们的努力,为胃肠手术患者的健康与康复搭建起了坚实的桥梁。下次当身边有人面临胃肠手术时,别忘了手术室里那些默默奉献的护士们,他们是手术成功背后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