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环境下,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跌倒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不仅会造成身体伤害,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独立生活能力。为此,应提高防跌倒意识,加强居家环境的安全改造,有助于提升居家养老安全性,以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
一、这些数据,看完让你大吃一惊!
跌倒是65岁一项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4位原因;我国约有33%的65岁以上老人会发生跌倒,有的还不止一次;75岁以上老年人,因跌倒导致髋关节骨折,在1年内的死亡率高达50%。人的平衡能力会从60岁开始下降,大约每十年下降16%,到70岁时可下降到30%,会明显增加跌倒的发生风险。
二、老人为什么容易跌倒,你知道吗?
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原因涉及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主要如下:
1.生理因素:如肌肉力量减弱、骨质疏松、视力听力下降等会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2.心理因素:如害怕跌倒、认知障碍,这也会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3.环境因素:如地面湿滑、光线不足、家具摆放不当,老人在行走时就容易跌倒。
4.药物因素:有些老年人在服用安眠药、抗抑郁药、利尿剂等药物时,可能会对其平衡能力和精神状态产生影响,从而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居家生活,如何预防老人跌倒?
居家生活中,预防老年人跌倒,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建议如下:
1.改善居家环境
保持地面干燥:在家中的浴室、厨房等潮湿环境使用防滑地砖,可以铺设防滑垫,并要注意保持地面干燥。
充足照明:日常生活中要确保室内光线充足,防止光线暗淡或过强;在走廊、楼梯、浴室等特殊区域安装夜灯,以便老年人在夜里走动。
合理布局:家中的家具摆放应整齐有序,通道不要过于狭窄,对于可能绊倒的杂物进行移除或固定,像地毯、电线等,防止家人被绊倒。
防滑处理:可以在浴室、厨房等易滑倒区域安装扶手,方便老人起身或支撑。
2.提高老年人自身防护能力
注意穿戴:为老人选择合身不束身的衣裤,选择合脚不打滑的鞋子,选择帽檐不遮眼的帽子。
增强肌肉力量:鼓励家里老人每周都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坚持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改善视力听力:定期为老年人进行视力听力检查,如有视力听力障碍,要及时为其佩戴合适的眼镜和助听器。
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帮助老年人保持平衡,能够降低跌倒风险。
3.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防跌倒知识:平时多向老年人及其家属普及防跌倒知识,以提高大家的防跌倒意识。
定期评估:定期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居家环境做好评估和记录,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
心理支持:家人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帮助并鼓励他们克服害怕跌倒的心理障碍,以增强其对日常活动的自信心。
4.药物管理
合理用药:如果老年人患有疾病,需要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防止因药物副作用而导致的跌倒风险。
药物记录:对老年人的药物使用情况做好记录,注意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紧急应对
设置紧急呼叫装置:在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可以设置紧急呼叫装置,这样在发生跌倒时,就可以紧急呼叫家人,及时求助。
定期演练:可以定期做紧急应对演练,以保证老年人和家属熟悉紧急呼叫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求助流程。
四、生活中的小贴士!
为了让家里老人更好的预防跌倒,总结了一下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安全诀窍嘴上绕,预防跌倒要牢记;
起床落地慢慢来,衣裤利落平底鞋;
走路如厕要平稳,光线不好莫逞能;
头晕眼花莫惊慌,就近扶稳或靠墙;
出门溜达有助行,跌倒安全警钟鸣。
总而言之,跌倒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体质下降等因素,跌倒会为其带来较大的伤害性,为此,大家应该对老年人防跌倒问题加以重视。我们再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居家环境、提高老年人自身防护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来降低跌倒风险,预防跌倒发生。就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居家环境,让其可以安心享受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