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近些年来,随着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险。喝水能够促进部分结石的排出,但是对一些较大的结石则没有什么效果。对于尿路结石的病人,除了喝水外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喝水对尿路结石有哪些影响?
多饮水是预防和治疗尿路结石的有效途径,可避免结石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直径较小结石的排出。结石其实就是草酸、尿酸、钙等元素的结晶体。在饮水量不足或草酸、尿酸、钙等物质大量沉积的情况下,会形成结晶体(即结石)。而喝水则能够产生大量的尿液,增加尿量和排尿的冲刷力,稀释机体中草酸、尿酸、钙等元素的浓度,并促进其排出,从而减少了结石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已经存在了尿路结石,多喝水也能够避免结石进一步增大,甚至可能随着尿液排出,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根据临床数据统计,部分直径在0.6mm以下微型尿路结石,多喝水,再加上适量的锻炼,有很高的机会可以自己排出来。例如,许多病人在检查时发现,其尿道内有多个结石,大的0.5mm,小的约1mm。由于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医师建议他们每天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在2500ml以上,并且要多做一些锻炼,例如跳绳、跳高、跳远、打篮球等。一段时间后再检查,他们的尿道内已经没有结石,这主要是因为喝水和运动能够促进尿路结石的排出,免去了手术痛苦。
2.怎样通过喝水来防治结石?
尽管多喝水能够促进尿路结石的排出,但是多喝水可能出现水中毒的情况,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喝水呢?其一,喝水指的是白开水。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饮水1500-2000ml,而尿路结石的病人每日饮水量应该在2500-3000ml之间,大约是5-6瓶普通矿泉水的量。其二,每日的饮食量应该科学分配,不能集中在某个时段。一般建议早上晨起后喝500ml,上午十点左右再喝500ml,午饭后30min再喝500ml,下午三点半左右喝500ml,晚餐后可以喝500ml,但是睡觉前尽量不要喝,避免影响睡眠。晨起后喝水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是因为睡觉过程中尿液会浓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能够增加尿量,稀释尿液的同时,增加尿液的冲刷力度,有利于结石的排出。其三,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或果汁,此类饮品中含有大量的碳酸、草酸等成分,会增加尿液中此类物质的沉淀,加速尿结石的增长,不利于排出。其四,也不要喝咖啡、浓茶等,此类饮品中含有咖啡因、草酸等成分,会增加尿液中酸性物质的沉淀,促进结石的形成与发展。
3.注意饮食
尿路结石病人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盐分的摄入,每日摄入量不能超过5克,这样可以减少尿液的浓缩。同时要减少肉、蛋、鱼等动物性蛋白的摄入,每日不能超过200g,避免不能全部消化而导致蛋白质与酸性物质的结合。此外,尽量少吃菠菜、巧克力、坚果等高草酸食物,避免草酸与尿液中钙离子的结合。还应该减少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避免其分解成尿酸而导致尿酸结石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蔬菜中都含有草酸,如菠菜、生菜、油麦菜、西兰花等,在烹饪时应该先用热水焯一焯,使蔬菜中的草酸溶入水中,有效减少草酸的摄入。
4.注意锻炼
锻炼不仅能够加速机体的代谢,减少尿酸的沉积,还能够促进小型结石的排出。所以建议尿路结石的病人应该多运动,以跑步、跳绳、跳跃、打篮球等运动为主,可以利用跑跳时的重力作用,促进尿路结石的排出。运动时应该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在餐后运动,避免发生危险。
结论:得了尿路结石不要怕,并不是所有的结石都需要手术治疗。而一些直径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喝水、多运动的方式自然排出。所以尿路结石的病人,应该科学喝水和运动,帮助排石。但是对于直径较大的尿路结石,容易发生嵌顿的情况,只能通过多喝水来避免其增长,如果出现了嵌顿能够及时治疗,避免尿路梗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