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饮食与血液健康:血液科护理的饮食密码

时间 :2025-02-07 作者 :王亚丽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科广东 广州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我们的身体宛如一座精密运转的工厂,而血液则是其中忙碌不停的 “运输大队”。它不辞辛劳地将氧气与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每一处角落,又把代谢废物一一运走。如此关键的血液,与我们日常的饮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血液科护理中的饮食奥秘。

造血 “原料库”:铁与维生素的力量

铁,堪称制造血红蛋白的核心原料。血红蛋白就如同血液里的 “氧气快递员”,一旦缺铁,氧气便无法顺利送达全身各处,人就容易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浑身乏力等症状。在我们的日常饮食里,红色肉类,像牛肉、猪肉,堪称补铁的 “得力干将”。每 100克牛肉中含铁量大约在2.8毫克左右;动物肝脏,比如猪肝,更是铁元素的 “富矿”,每 100克猪肝的含铁量高达22.6毫克。不过,由于肝脏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建议每周食用1 - 2 次,每次控制在50克左右。

维生素在维持血液健康方面同样功不可没。维生素C能够助力身体更高效地吸收铁元素,例如,在食用补铁食物时,搭配上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补铁效果会事半功倍。而维生素B12和叶酸对于红细胞的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叶蔬菜,像菠菜、西兰花,以及豆类、全麦食品等,都富含这两种关键营养素。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红细胞健康发育。

血液的 “清洁剂”:膳食纤维与水分

膳食纤维素有肠道 “清道夫” 的美誉。它能够吸附肠道内的毒素,有效减少这些有害物质进入血液,从而间接地为血液健康保驾护航。全谷物、燕麦片、红薯等,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优质食物。我们每天应保证摄入25 - 30 克膳食纤维,大致相当于300克燕麦片或者4个中等大小的红薯。

水,则如同血液的 “稀释剂”。充足的水分能够让血液流动更加顺畅,防止血液变得黏稠。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饮用1500 - 2000毫升水。我们可以将饮水时间均匀分配到一天当中,千万别等到口渴难耐了才想起喝水。要是觉得白开水寡淡无味,也可以选择饮用淡茶水、柠檬水来替代,但要尽量少喝含糖饮料,毕竟过多的糖分进入血液,会加重身体的代谢负担。

特殊血液疾病的饮食 “小窍门”

对于贫血患者而言,除了多食用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外,还需留意避免喝咖啡和浓茶。因为咖啡和茶中的某些成分会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建议在饭后1 - 2 小时再饮用。地中海贫血患者则要严格控制含铁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量,以防铁在体内过度堆积。

血小板减少的人群,在饮食上要避开尖锐、粗糙的食物,比如鱼刺、骨头、油炸食品等,以免划伤口腔和消化道,引发不必要的出血。不妨多吃一些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像猪蹄、鸡爪等,它们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血管。

白血病患者由于治疗的影响,身体抵抗力较为薄弱,在饮食方面尤其要注重卫生。尽量选择新鲜、熟透的食物,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以此避免细菌感染。同时,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像鸡蛋、牛奶、鱼肉等,能够为身体补充能量,增强抵抗力。

饮食误区大揭秘

不少人误以为多吃红枣就能有效补铁、改善贫血状况。实际上,红枣中的铁含量并不突出,而且人体对其铁元素的吸收率较低。真正在补铁方面效果显著的,还是红色肉类和动物肝脏。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长期坚持素食就一定健康。但事实上,长期只吃素,很容易导致维生素B12和铁元素缺乏,进而引发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由此可见,保持饮食均衡,做到荤素合理搭配,才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血液健康与我们的日常饮食紧密相连。通过合理安排饮食,为身体补充必要的造血原料,清理 “血液垃圾”,并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结构,我们就能让血液这支 “运输队” 始终高效运作。从今天起,就行动起来,调整饮食,守护血液健康,为我们的身体筑牢坚实根基。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