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肺结节:早发现、巧判断、慎抉择

时间 :2025-02-07 作者 :田浩 来源:薛城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健康体检日益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检查报告上看到了 “肺结节” 这三个字。肺结节究竟是什么?发现了肺结节又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许多人。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肺结节,掌握早发现、巧判断、慎抉择的要点。

一、早发现:体检是关键

肺结节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所以定期体检就成为了早发现肺结节的重要手段。目前,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检测肺结节的首选方法。它能够发现直径几毫米的微小肺结节,而胸部X光片对于较小的结节容易漏诊。特别是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有肺癌家族史、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石棉、氡气等)、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二、巧判断:多方面分析结节性质

当发现肺结节后,判断其是良性还是恶性至关重要。医生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大小:一般来说,结节越小,良性的可能性越大。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结节,90% 以上都是良性的;直径在 5 - 10 毫米的结节,恶性的概率在 6% - 28% 之间;而直径大于 20 毫米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可达到 64% - 82%。

形态:良性结节往往形态规则,边缘光滑,而恶性结节可能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分叶等。比如,像磨玻璃样的结节,如果呈现出混杂密度,尤其是伴有实性成分的,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生长速度:通过定期复查 CT,观察结节的大小变化。如果结节在短时间内(如数月)迅速增大,恶性的可能性较大;而如果结节长期(数年)没有明显变化,则良性的可能性大。例如,一个结节两年内大小、形态基本不变,那么它大概率是良性的。

其他特征:结节内部的密度均匀与否、有无钙化等也对判断性质有帮助。爆米花样钙化常见于良性的错构瘤,而偏心性钙化则要警惕恶性的可能。

三、慎抉择:权衡利弊做决策

一旦判断出肺结节的性质倾向,就需要谨慎做出抉择。

良性结节:对于明确为良性的结节,如由炎症引起的结节,一般通过抗感染治疗后,结节可能会缩小或消失。对于一些稳定的良性结节,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复查 CT 观察其变化即可。患者不必过于焦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等。

恶性或疑似恶性结节:如果高度怀疑结节是恶性的,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根据结节的位置、大小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肺部手术都可以通过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方式进行,创伤小、恢复快。但手术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比如一些高龄、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放疗、消融治疗等。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控制肿瘤生长;消融治疗则是通过物理方法(如射频、微波等)使结节组织凝固坏死。

明确肺结节性质后,便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案。良性结节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小而稳定的结节每6-12个月复查胸部CT,有变化风险的3-6个月复查。若结节有异常变化,可能需手术切除。恶性或高度怀疑恶性的肺结节,手术切除是首选。如今胸腔镜技术广泛应用,创伤小、恢复快。医生会依结节情况选择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若患者身体差无法耐受手术,或癌症已转移,可采用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靶向治疗精准针对癌细胞靶点,副作用小,但需基因检测确定是否适用;免疫治疗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为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发现肺结节后,早发现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巧判断有助于明确结节性质,慎抉择则能让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在面对肺结节时,患者应保持理性和冷静,积极与医生沟通,遵循医生的建议,共同守护肺部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