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胃炎与胃溃疡:饮食不当引发的“胃部危机”

时间 :2025-01-31 作者 :李菲 来源: 潍坊市康复医院 医疗专护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胃承担着储存、研磨和初步消化食物的重任。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良饮食习惯正悄悄威胁胃部健康。从年轻人热衷的外卖快餐,到老年人偏好的腌制食品,这些日常饮食选择都可能成为胃部疾病的诱因。

一、认识胃炎与胃溃疡

(一)胃炎

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胃炎发病急,胃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出血;慢性胃炎则是胃黏膜长期反复发炎。

常见类型包括: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细菌凭借螺旋结构穿透胃黏膜黏液层,通过分泌毒素破坏保护屏障。

应激性胃炎:重大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身体会优先保障重要器官供血,胃黏膜血液供应减少导致损伤。

自身免疫性胃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胃黏膜,这类患者常伴随恶性贫血,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二)胃溃疡

正常胃黏膜能抵御胃酸,但保护机制受损时,胃酸和胃蛋白酶会“消化”胃黏膜形成慢性溃疡。胃溃疡好发于胃窦、胃角等部位,这些区域易受刺激且修复慢。

二、饮食不当如何伤胃?

(一)刺激性食物危害

辛辣食物:辣椒素刺激胃黏膜并促进胃酸分泌,长期大量食用会使患胃病风险升高30%-40%

过烫食物:超过65℃的食物会烫伤胃黏膜,反复损伤降低其保护能力,还与食管癌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65℃以上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

高盐食物:破坏胃黏膜黏液层,利于幽门螺杆菌滋生,高盐饮食国家胃癌发病率普遍较高。腌制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在胃内还可能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

(二)不良饮食习惯影响

暴饮暴食:胃过度扩张影响排空,刺激胃酸分泌,腐蚀胃黏膜。

饥饱不均:打乱胃酸分泌规律,胃酸无食物中和时会直接损伤胃黏膜。

空腹饮酒:酒精刺激胃黏膜并减少其血流量,长期空腹饮酒易引发胃病。

(三)食物过敏与不耐受

过敏体质者摄入过敏食物会引发胃部免疫反应;乳糖不耐受人群摄入乳制品后,乳糖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都会影响胃部健康。

三、胃炎与胃溃疡的症状和危害

(一)胃炎症状

上腹部疼痛是主要症状,可表现为隐痛、胀痛或刺痛,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急性胃炎发病急,可伴有发热;慢性胃炎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胃溃疡症状

胃溃疡疼痛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多在进食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发作,还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黑便甚至呕血。当溃疡侵蚀较大血管时,可能引发致命性大出血。

(三)长期不治疗的后果

可引发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还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6倍。

四、治疗与饮食原则

(一)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抑制胃酸药物、保护胃黏膜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采用“四联疗法”。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沃克,相比传统药物,能更快缓解症状且作用更持久。

手术治疗:出现胃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且药物治疗无效时需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主流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二)饮食注意事项

急性期:选择米汤、稀粥等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多餐。可将蔬菜榨汁后蒸煮,既能补充营养又减轻胃负担。

缓解期:增加鸡蛋羹、蒸鱼等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采用蒸、煮等烹饪方式。推荐食用猴头菇炖鸡汤,猴头菇富含多糖和氨基酸,对胃黏膜修复有帮助。

饮食禁忌: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及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含咖啡因的巧克力也需谨慎食用,可能刺激胃酸分泌。

五、预防胃病的饮食建议

规律进食:保持三餐定时定量,每餐七八分饱。可借助手机提醒养成固定用餐习惯。

均衡营养:多吃蔬果、优质蛋白,选择全谷物主食。建议每天摄入5种以上蔬菜,保证营养多样性。

注意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使用公筷公勺,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家庭餐具每月用沸水煮15分钟消毒。

个性化饮食:避开过敏或不耐受食物,根据季节和体质调整饮食。冬季可适量食用羊肉等温性食物暖胃,夏季选择山药粥等清淡食物护胃。

胃部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重视饮食健康、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远离胃炎和胃溃疡的“胃部危机”。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