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帕金森病全解析:从症状到治疗的全面指南”

时间 :2025-01-31 作者 :李文玉 来源: 吉林省前卫医院神经内二、介入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影响中年以后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本文将全面解析帕金森病的症状、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概述与病因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其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路易小体的形成。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步态异常。本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约10%的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品可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老化:帕金森病多发于60岁以后,约3/4的患者起病于50-60岁之间。

其他因素:包括嗜神经毒MPTP等可能导致神经元的变性死亡。

二、症状表现

1. 静止性震颤

震颤多自一侧上肢手部开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最为明显,呈节律性搓丸样动作,频率为4~6Hz。震颤大多数在静止状态时出现,随意活动时减轻,情绪紧张时加剧,入睡后则消失。

2. 肌强直

全身肌肉紧张度增高,表现为被动伸屈其关节时呈均匀一致的阻抗(铅管样强直),如伴有震颤则其阻抗有断续的停顿感(齿轮样强直)。面肌张力增高显得表情呆板呈面具状脸。

3. 运动迟缓

表现为随意运动始动困难、动作缓慢和活动减少。写字时笔迹颤动或越写越小,称书写过小征。走路缓慢,步伐碎小,脚几乎不能离地,行走失去重心,往往越走越快呈前冲状,不能即时停步,称慌张步态。

4. 姿势步态异常

由于四肢、躯干和颈部肌强直使患者站立时呈特殊屈曲姿势,头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和膝关节略弯曲。早期走路拖步,起步困难,迈步时身体前倾。

5. 其他症状

包括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顽固性便秘)、精神症状和智能障碍(如情绪不稳、抑郁,近记忆力减退)。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依据

多以双侧肢体、颜面及咽喉部肌肉的动作减少、始动困难和肌肉强直为主征,并伴有肢体静止性震颤。

多在老年前期或老年期发病,病情缓慢进展。

已排除其他有关脑部病变,如脑炎、脑动脉硬化、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酚噻嗪类药物过量等。

2. 鉴别诊断

需与继发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如脑血管性震颤麻痹综合征、脑炎后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源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中毒性震颤麻痹综合征)相鉴别。

需与各种原因引起的震颤相鉴别,如特发性震颤、老年性震颤、癔症性震颤。

需与伴有震颤麻痹症状的某些中枢神经多系统变性病相鉴别,如肝豆状核变性、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小脑桥脑橄榄萎缩症等。

四、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如安坦,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和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

多巴胺能药:如左旋多巴、复方左旋多巴(美多巴)、息宁控释片,用于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

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培高利特,直接作用于纹状体上的多巴胺受体。

金刚烷胺:能加强突触前合成和释放多巴胺,减少多巴胺的重吸收。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COMT抑制剂:如答是美、恩托可朋等。

2. 手术疗法

适用于症状局限于一侧或一侧症状相对较重,经药物治疗无效或难于忍受药物副作用,而年龄相对较轻的患者。可做脑立体定向手术破坏丘脑腹外侧核或苍白球,能缓解症状,但可复发。

3. 康复治疗

鼓励患者量力活动,并可配合体疗、理疗,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和指导。晚期患者应加强护理和生活照顾,加强营养,防止并发症,延缓全身衰竭的发生。

五、预后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多数患者发病数年内尚能继续工作,也有迅速发展致残者。疾病晚期由于严重肌强直、全身僵硬终至卧床不起。本病本身并不危及生命,肺炎、泌尿系感染、骨折等各种并发症是常见的死因。如临床症状恢复较好,则能自理生活,并能从事一般活动。

结语

帕金森病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品质。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