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紧急避孕药一年能吃几次?副作用有多大?

时间 :2025-01-31 作者 :逯静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党家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一、紧急避孕药是什么?

紧急避孕药是一种在无防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如安全套破损、漏服短效避孕药)后72小时内服用的补救性药物,通过抑制排卵、阻止受精卵着床或改变子宫颈黏液性状等机制,降低意外妊娠的风险。目前国内常见类型包括:

-左炔诺孕酮片:单剂量含左炔诺孕酮0.75mg,需在72小时内服用第1片,12小时后重复1次(部分品牌为单剂量1.5mg,仅需服用1片)。

-米非司酮片:单剂量10mg25mg,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1片。

二、紧急避孕药一年能吃几次?

(一)官方建议与科学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女性紧急避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均明确指出:紧急避孕药并非常规避孕手段,不建议频繁使用,但未对服用次数设置严格上限。其核心原则是: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避免将其作为常规避孕方法反复依赖。

(二)为何不建议频繁使用?

1. 避孕效果有限

紧急避孕药的有效率约为85%-90%,显著低于常规避孕方式(如短效避孕药、避孕套的有效率均超过95%)。频繁使用可能因失败率累积增加意外妊娠风险。

2. 激素干扰叠加

药物含大剂量孕激素(左炔诺孕酮)或抗孕激素(米非司酮),频繁摄入会打破体内激素平衡。例如,每月服用1次左炔诺孕酮片,其激素含量相当于常规短效避孕药(每日1片)1个月的总量,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

(三)实际使用建议

-健康女性:若无特殊医疗需求,建议每年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每月最多1次。

-特殊情况:如因频繁无防护性行为需多次服用,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改用长效避孕措施(如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等)。

三、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一)常见短期副作用

1. 胃肠道反应

20%-30%女性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通常持续不超过24小时。建议服药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若服药后1小时内呕吐,需补服同等剂量药物。

2. 月经紊乱

服药后可能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通常波动在7天内),这是激素干扰子宫内膜正常生长的表现。若月经推迟超过10天,需警惕妊娠可能,建议进行验孕检测。

3. 乳房胀痛与下腹不适

少数人会出现乳房轻微胀痛、小腹坠胀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1-2周内可自行缓解。

(二)罕见但需警惕的风险

1. 异位妊娠(宫外孕)

紧急避孕药对已着床的受精卵无影响,若服药前已受孕,可能增加异位妊娠风险(虽概率极低,但需注意:服药后若出现持续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需立即就医排查)。

2. 严重肝肾功能负担

药物需经肝肾代谢,长期频繁服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尤其肝功能异常(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者需谨慎使用。

(三)副作用的可逆性

多数副作用为暂时性,身体可通过自身代谢逐渐恢复激素平衡。临床数据显示,单次服用紧急避孕药后,90%以上女性的月经周期会在2-3个周期内恢复正常,不会对生育力造成长期影响。

四、紧急避孕药的正确使用与后续措施

(一)服用时机越早越好

药物效果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

- 72小时内服用,有效率约85%

-超过72小时(至120小时)服用米非司酮,仍有一定避孕效果(有效率约60%-70%),但副作用风险增加。

(二)服用后的注意事项

1. 做好验孕准备

若下次月经推迟超过7天,需使用早孕试纸或就医查血HCG确认是否妊娠。

2. 避免重复无保护性行为

服药后至下次月经来潮前,需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如全程使用避孕套),避免再次依赖紧急避孕药。

3. 关注身体异常信号

若出现严重腹痛、阴道大量出血、头晕乏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异位妊娠、黄体破裂等急腹症。

五、紧急避孕的“替代方案”与常规避孕选择

(一)更高效的紧急避孕方式

-宫内节育器(IUD):无防护性行为后5天内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避孕有效率超过99%,尤其适合希望长期避孕的女性。

-咨询医生:哺乳期女性、40岁以上吸烟女性等特殊人群,服用紧急避孕药前需咨询妇科医生,评估风险。

(二)常规避孕方法推荐

为减少紧急避孕药的使用频率,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安全、长效的避孕方式:

避孕方式适用人群 有效率 特点

短效避孕药健康育龄期女性 99% 需每日服用,调节月经

避孕套所有性生活人群 98% 预防性病,方便易用

宫内节育器已生育或长期避孕需求者 99% 长效(5-10年),可逆

皮下埋植剂需长期避孕且不耐激素者 99% 一次放置,有效期3

六、总结:科学看待,理性选择

紧急避孕药是“事后补救的最后一道防线”,而非常规避孕工具。偶尔一次正确使用不必过度恐慌,但频繁依赖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建议女性了解不同避孕方式的特点,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安全、可靠的常规避孕方法,同时增强性健康意识,避免将紧急避孕药作为“侥幸心理”的寄托。如有任何避孕相关疑问,可随时咨询妇科医生,获取个性化建议。

特别提醒:未成年人若需使用紧急避孕药,建议在家长或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缺乏医学知识导致误用或延误其他必要处理。关爱自己的身体,从科学避孕开始。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