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关爱与希望同行

时间 :2025-01-25 作者 :梁锦桂 来源: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作为导致小儿肢体残疾的一种脑实质损坏,小儿脑瘫主要是由于外伤、出血、感染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这类患儿先天不足,后天难养,并且大多合并身体及精神发育迟缓、癫痫、运动障碍、视听觉障碍等合并症。小儿脑瘫患儿更需要加强康复锻炼,更需要关爱,这对于患儿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活康复护理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父母和社会对其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这也是康复护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贯彻鼓励、疏导和解释,尽可能通过一切可行性的办法使其自理能力和技巧得到提高,要将护理内容和日常生活想结合,让孩子学习从清早起床到晚上入睡之间的一切活动,对孩子的功能障碍特点、脑瘫类型、病情等全面掌握,指导孩子学习并逐渐掌握包括如厕、脱衣、穿衣、洗漱、喝水、进食以及洗澡等活动。在摄食训练方面,对患儿异常姿势进行矫正,多训练吸吮、张嘴、吞咽、咀嚼等动作,饮食方面应该遵循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原则;在排泄护理方面,如果患儿无法自主排便,就需要使用尿布或者纸尿裤,定期勤更换,针对年长一点的孩子则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如厕训练;皮肤护理方面:对患儿的衣物、床单、被褥等及时进行更换、清洁以及晾晒,各种脑瘫患儿均适合侧卧位,多给患儿翻身,做好皮肤清洁和护理,避免发生褥疮。

二、心理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受到自身疾病的疾病,容易受到社会的排挤、嘲讽以及冷落,无法享受文化娱乐的权利,再加上社会活动受限等因素的影响,患儿更容易出现认知损害、行为异常、情绪障碍等情绪及人格特征的改变,以沉默、自我否定、自卑、缺乏信心、孤独等为主要表现。除此之外,由于脑瘫患者的病程时间长,治疗和康复效果慢,因此家长也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甚至想放弃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做好家属以及患儿的思想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患儿,让其感受到爱和希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三、肢体康复护理

    结合患儿肢体功能障碍的特点以及脑瘫类型来制定针对性的肢体康复护理措施,如果患儿属于痉挛型脑瘫,则可以通过手法刺激、按摩、被动运动等方式来促进肌肉僵硬和紧张状态的缓解,使其躯干得到充分的伸展;如果患儿属于手足徐动型脑瘫,则需要通过肌肉牵拉、伸展性训练等方式来对缩短的肌肉进行训练,对上部躯干的肌肉紧张尽可能抑制,进行抗重力姿势训练;如果患儿的姿势异常,则需要对异常冲动进行抑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做好矫形训练;通过肢体主动或者被动运动,来促进患儿肌张力的改善。

四、语言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可以通过一般训练、集体训练、家庭训练、一对一训练、专业训练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通过嘴的运动训练、呼吸训练等来使患者确立语言表达的意识,使其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五、安全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因存在肢体运动障碍,因此肌张力较高,姿势异常,再加上无法正常进行运动和体育锻炼,肌肉相对于健康孩子来说更容易疲劳,软组织的柔韧性也较差,因此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也相对较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桌椅等有棱角的物品最好包裹防撞海绵等,不要将有伤害性的玩具或者锋利的物品放在患儿生活的环境中。在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要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关节脱位、肢体扭伤、骨折、摔倒、坠落等意外情况,训练时训练时间、训练强度以及动作幅度要适宜。

希望上述提出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真正帮助到大家,对脑瘫患儿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时间,多一些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的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使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或者恢复,使部分肢体功能得到重建,使残障程度降低,真正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