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老年人髋部骨折为何凶险?术后防血栓是关键!

时间 :2025-01-24 作者 :孙彩霞 来源: 诸城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现象,稍有不慎滑倒或碰撞,就会引发髋部骨折。髋部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骨折后,老年人不仅要承受剧烈疼痛,还不得不长期卧床。然而,长期卧床又会引发肺炎、褥疮、血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其中血栓还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肺栓塞、心肌梗死等致命后果。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聊聊老年人髋部骨折为何如此凶险。

一、什么是髋部骨折?

简单来说,髋部骨折就是发生在髋关节及其附近部位的骨折。髋关节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关节,它连接着大腿骨(股骨)和骨盆,能够支撑身体,让我们自如行走、站立。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常见类型,其中,股骨颈骨折发生在股骨颈这个部位。股骨颈就像是连接大腿骨和髋关节的“桥梁”,一旦这个“桥梁”断了,人就很难正常行走。而股骨粗隆间骨折则是在股骨粗隆间区域,这里是股骨上端的一个特殊结构。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骨骼中的钙质流失,骨头较为“脆弱”,所以更容易出现髋部骨折。

二、老年人髋部骨折为何如此凶险?

1.长期卧床,引发系列问题

髋部骨折后,老年人往往需要长期卧床。首先,长期卧床会导致老年人的肺部功能下降。卧床时,老年人身体活动受限,呼吸变得浅而慢,痰液容易在肺部积聚,排痰困难,进而引发肺部感染。对于老年人来说,肺部感染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其次,长期卧床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流动,会堵塞老年人的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因此,术后防血栓非常关键!另外,老年人卧床还会长期压迫身体,降低血液循环效率,进而引发褥疮。褥疮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容易造成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2.丧失活动能力,影响生活质量

原本可以自由行走的老年人,在髋部骨折后,只能依靠轮椅行走或者卧床。这不仅会让老人失去独立的生活,还会导致其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由于缺乏运动,老年人的肌肉会逐渐萎缩,关节会变得僵硬,身体的各项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老年人丧失活动能力,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身体恢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大幅度下降。

3.出现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

髋部骨折后,老年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导致老年人排尿不畅,细菌容易在泌尿系统滋生,引发感染。如果老年人未得到及时治疗,这类感染会蔓延至肾脏,损害肾功能。另外,骨折后老年人一般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内分泌系统或免疫系统的功能,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同时,髋部骨折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对于身体机能本就较差的老年人来说,手术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风险。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相互影响,将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4.高昂医疗费用,增加家庭负担

髋部骨折治疗通常包括手术费用、住院费用、药物费用等一系列开支。手术费用因治疗方式和使用材料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总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住院期间,护理费、检查费等不断增加,而且后续还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家庭成员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轮流照顾老人,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长期的照顾可能导致家庭成员身心疲惫,甚至影响家庭关系。

总之,老年人髋部骨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其凶险程度远超你的想象。长期卧床引发的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术后防血栓这一关键举措,就像为老年人健康筑起一道防线,能有效降低肺栓塞等致命风险。同时,老年人丧失活动能力,不仅会降低自身的生活质量,还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身体恢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格外留意老年人的行动安全,以免他们出现髋部骨折。若老年人不幸骨折,需全力配合医生治疗,接受家属和护士的精心护理,从而战胜髋部骨折,重新拥抱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